体外组装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 及h33的核小体.pdf

体外组装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 及h33的核小体.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外组装含有组蛋白变体h2az 及h33的核小体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hinaBiotechnology,2016,36(3):5360 DOI:10.13523/j.cb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 檪 殏 檪 技术与方法 檪 殏 檪 殏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体外组装含有组蛋白变体 H2A.Z 及H3.3的核小体 1,2 2 2 2 2 赵宏宇  刘 媛  张凤慧  邢永强  蔡 禄 (1内蒙古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 2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 包头 014010) 摘要 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组蛋白变体H2A.Z及 H3.3对染色质结 构及基因转录过程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体内研究核小体及染色质结构受到诸多因素限制, 体外重构含有H2A.Z及H3.3的核小体结构是研究与组蛋白变体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法 之一。实验表达纯化了6种组蛋白,在复性的过程中装配了含有H2A.Z和 H3.3的组蛋白八聚 体。基于DNA序列10bp周期性及序列模体设计了3条易于形成核小体的DNA序列,通过PCR 大量扩增的方法,回收了标记 Cy3荧光分子的目的DNA序列。采用盐透析法体外组装了含有 H2A.Z和H3.3的核小体结构,利用荧光标记、EB染色及考马斯亮蓝染色检测了含有组蛋白变体 的核小体形成效率及形成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结果发现,设计的3条DNA序列可以有效 地组装形成含有组蛋白电梯的核小体结构,而且随着组蛋白八聚体与DNA比例的增加,核小体的 形成效率显著提高;采用Cy3荧光标记可以灵敏且定量地计算组装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该方 法的建立对研究组蛋白变体相关的结构生物学及转录调控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组蛋白变体 核小体定位 染色质结构 荧光标记 中图分类号 Q816   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H2A、   组蛋白变体H2A.Z与常规组蛋白H2A序列相似 H2B、H3和H4四种组蛋白各2个拷贝组成八聚体核 度仅为60%,研究认为,H2A.Z在基因快速启动转录过 心颗粒,约147bpDNA序列以左手螺旋的方式在其上 程中发挥作用,也有少量报道发现,在基因转录过程中 缠绕约1.75圈,在组蛋白H1的协助下形成稳定的染 [34] H2A.Z起抑制作用 。组蛋白变体H3.3与常规组蛋 色质高级结构。在真核生物 DNA复制和基因转录过 白H3仅有4个氨基酸不同,大量的研究发现,H3.3在 程中,染色质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会影响反式调控 转录活性较高的基因、启动子及转录调控元件区域的 [1] [56] 因子与 DNA序列的结合及相关蛋白质的招募 。 染色质上占据水平较高 。在体内,组蛋白变体 H2A.Z和H3.3是两类染色质结构上较为常见的组蛋 H2A.Z和H3.3可以协同构建特定的染色质构象调控 白变体,进化上序列高度保守,对染色质结构动态变化 [1,5] 基因的转录 。 [2] 和基因转录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   在染色质层次上研究这些变体对基因表达调控的 影响时,体内实验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在体外重 构含有H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