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玻璃化的关系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Vo l. 21 add.
第 21 卷地刊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真空冷冻干燥中多孔层结构塌陷
与玻璃化的关系
李云飞 华泽钊刘宝林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与低温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0093)
摘要无论是冻干过程中还是贮藏期间,多孔层的塌陷对冻千的传热传质以及冻千品的质量
均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研究友现,冻干中的塌陷现象和冻千品质量下降均与玻璃化转变
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对玻璃化的深入研究将是今后优化冻千工艺与贮藏条件、开发干燥新技术
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冻千;玻鸦化;塌陷
中图分类号 TQ051. 幻 TQ028.63
RELATIONSHIPS BETWEEN VITRIFICATION AND
COLLAPSE OF POROUS FREEZE DRIED LAYER
Li Yunfei Hua Zezhao Liu Baol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Key words Freeze-drying; Vitrification; Collapse
在冻干中,多孔层是由冰晶升华后的空穴与其周围的赋形物所形成。赋形物可能是高浓缩的粘性液
体,也可能是细胞壁或其它固体材料。多孔层塌陷使材料的多种理化指标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物理性质
方面的变化:材料的结构形态发生明显的萎缩或气泡膨胀现象;表面变得硬结或粘稠;多孔通道被墙塞。
若发生在冻干过程中,则水蒸气扩散阻力将急剧增大,甚至造成液体材料的飞谶;若发生在贮藏中,则材
料的复水性将显著下降。在生化性质方面的变化:将出现风味损失、颜色改变以及各种生化反应加剧等
现象(如蛋白质变性)。目前在冻干中,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改善多孔层的稳定性: (1)在冻干前,改善
材料的热机械性质,如添加右旋糖昔、甘露醇等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赋形物;(2) 在冻干过程中,严格控
制加热量和材料的残留水分,避免多孔层过热或水分过高而使赋形物发生流变;(3)在贮藏中.除以各种
包装〈真空包装、充惰性气体包装等)来避免冻干材料的吸水途径外,还应控制适当的贮藏温度。
由此可见,掌握材料在低温冻结中和干燥后的机械性质及理化性质,是正确选择添加剂和冻干工
艺,避免多孔层塌陷的先决条件。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与总结了玻璃化在生
物制品及食品冻干中的意义。
- 202 一
1997
李云飞等:真空冷冻干燥中多孔层结构塌陷与玻璃化的关系
1 多孔层塌陷机理研究
多孔层塌陷是一种帖滞流动现象,它与许多因素有关,即有材料本身理化性质的影响又有加工参数
的影响。早在 70 年代,人们就借助于各种仪器(机械、热、电等)和显微镜测量并观察到现陆的过程。丁,发
现塌陷与共晶体的融化截然不同,塌陷发生在升华界面和多孔层中,而共晶体融化则突然发生在整个冻
结体上,融化过程中也没有温度梯度存在。塌陷的物质是在冻结过程中一些不易结晶的糖、醇、醒、酸、酣
等物质。它们在低于某一温度时是具有一定刚度的高撒度模体(即所谓的玻璃体〕、在多孔层中起晶格骨
架的作用;而超过此温度时它们变为可流动的液体∞。
怎样定量和定性地描述玻璃体的这种热机械性质以及对多孔层塌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人们曾
从动力学角度,提出了塌陷时间与多孔层晶格粘度、孔附半径以及表面张力等的数学模型,并用棉籽糖
和果糖作试验材料,在显微镜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C3J 然而此模型与其它诸多模型一样,包含了一些
难以测定的参数,使模型应用受到限制。
近十几年来,人们利用各种量热仪器(DSC、 DTA 等)、低温显做仪器和低温显微 DSC 仪器阳,对不
同的冻结材料或冻干材料的玻璃化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发现冻结材料的最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包膜控释肥及其包膜材料研究进展 - 中国桉树.pdf
- §321 fs到ft.ppt
- 抗菌蛋白pl09 的分离纯化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pdf
- 类风湿性关节炎瓜氨酸化反应研究的最新进展.pdf
- 附件一 2014年两岸环境与能源论坛 cross-strait joint conference on .doc
- 模拟酸化下水稻土微团聚体cu2+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 生态环境学报.doc
- 关于批准dha藻油、棉籽低聚糖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及其他相关 .doc
- 大连壮元海生态苗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摘要.pdf
- 福州2011第二届华东地区妇产科学术会议日程安排 - 妇幼健康网.doc
- 静电纺丝技术研究及纳米纤维的应用前景3.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