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医学与动脉粥样硬化防治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docVIP

纳米医学与动脉粥样硬化防治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医学与动脉粥样硬化防治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纳米医学 张建祥 400038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暨药物研究所 Nanomedicine in atherosclerosis management Abstrac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s threatening the human health worldwide. Atherosclerosis (AS) is the common pathological change of a broad spectrum of lethal CVDs such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Pharmaceutical treatment based on early diagnosis of vulnerable plaques is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management of AS. Unfortunately, precise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therapy of AS by traditional reagents have been largely limited due to critical issues such as low resolution/sensitivity, low drug concentration at diseased sites, and severe side effects. Rapid development in nanomedicine has offered great promising for the targeted therapy of A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state-of-the-art achievements on nanosystems for molecular imaging and targeted therapy of AS.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field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nanomedicine; atherosclerosis; molecular imaging; targeted therapy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尽管公共卫生、临床心脏病学和新的治疗药物的发现使得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逐渐下降,全球范围内依然有30%的死亡由心血管疾病导致,超过包括癌症在内的其他所有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therosclerosis, AS)是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外周血管疾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2, 3],因此也是导致全球范围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的最常见因素。对于而言,减小斑块面积或提高其稳定性是诸多研究的焦点[4]然而,药物给药后,其血浆半衰期短,迅速从靶部位消除,导致AS斑块部位药物难以维持最低有效治疗浓度,故治疗效果十分有限若采用频繁给药或提高给药剂量的方法则会引起毒副作用的显著增加。 纳米医学近年来迅猛发展,为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5-7]。在肿瘤治疗领域已有抗肿瘤纳米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8]。近期研究表明纳米粒在血管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评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9]。主要体现在:提高药物在血液循环中的稳定性,延长半衰期;2)通过特异性生物分子实现血管病灶部位特异性靶向,实现血管性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细胞(比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等)的特异性胞内递送;3)提高病灶部位药物浓度,减少在组织器官的分布,从而降低或避免药物毒副作用;4)降低给药剂量,降低临床治疗费用;5)以可控或刺激响应方式实现诊断试剂、分子或治疗药物的病灶选择性传输。[10]。 1.1 有机纳米材料 1.1.1 脂质纳米粒 脂质纳米粒(lipid NP)主要包括脂质体(liposome)和固态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P)。其中,脂质体为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的囊泡(vesicle)结构,有单层囊泡,也有多层囊泡;其外表面和内腔表面均为极性或荷电基团,在水溶液中构成内部亲水微环境。这种结构决定了脂质体既可以负载疏水物质,也可以包裹水溶性物质;其中疏水物质倾向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中,而亲水物质往往处于内部;具有阳离子磷脂的脂质体可以作为核酸类药物的非病毒载体(nonviral vector)。固态脂质纳米粒主要为磷脂分子形成的纳米聚集体结构,其内部无亲水空腔存在,故往往作为疏水药物的载体。 1.1.2 聚合物纳米系统 主要包括聚合物纳米粒(polym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