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低年级).ppt
暑假即将来临,在炎炎夏日里,你喜欢的娱乐活动是什么呢? “水”是夏日里最可爱的“朋友”,但也是可怕的“凶手”。 1、在没有大人在场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靠近水 库、池塘以及游泳池等。 2、如果看到别人溺水了,一定要大声呼救,找 大人来帮忙,不要轻易下水救人,即使会泳,下 水救溺水者也是很危险的,但可以向溺水者抛木 块、竹竿等,让他攀扶上岸。 考察1: 一旦溺水4-6分钟就会导致死亡。那 么,为什么溺水会导致死亡呢? 一旦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漂浮物进入口鼻,就会被吸入肺内,阻碍呼吸,就会引起人体缺氧而窒息死亡。 在有警告牌的水源 处,千万不要下水游泳 或者在水边嬉闹。 1、闽江公园望龙台附近 2、江滨公园沙滩附近 3、原西河游泳场 4、登云水库、八一水库等处 5、永泰大樟溪流域 考察2: 万一不慎溺水了,该如何自救呢? 当发生溺水时,除了呼救外,应尽量使身体仰卧,头部向后,使鼻子可以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吸气时人体比重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这样会使身体下沉更快。 考察3: 不会游泳的人落水很可能会导致溺水,那么会游泳的人是不是就不会溺水了呢? 1、手脚抽筋。 2、水文复杂,水中深浅无规律、 卷入漩涡、被水草缠身等导致溺水。 3、疾病突发(如心脏病、中风等) 导致溺水。 4、呛水导致咳嗽引起大量的水进入 肺部,导致溺水。 游泳时,为什么会出现抽筋?抽筋为什么 会导致溺水? 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太冷, 或游泳过于疲劳、身体不适等造成手或腿抽 筋,慌乱导致溺水。 如果游泳时抽筋了怎么办呢? 这时,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我防溺水有高招,泳前热身第二招。 伸手踢脚弯弯腰,预防动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赶紧上岸很重要,喝杯糖水解疲劳。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 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你是否记住了关于防溺水的知识呢? 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如果是错的,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1、夏天太热,吃完午饭后,小 明立即去游泳,消暑解热。 2、小丽和小洁在游泳课上比谁潜水的时间更长。 3、 小刚路过池塘边,发现有同学溺水,正喊救命,小刚勇敢下水施救。 4、失足落水后,应该放松身体,头部后仰。 5、小毅让溺水的小胡平躺仰卧,然后按压其胸腹部。 6、只要会游泳,任何地方都可以游泳的。 7、有人溺水,立即呼救,就地取材,寻找木棍,投向落水者。 8、小冬在游泳前,都要找找附近有没有“禁止游泳”的警告标识。 9、小张不会游泳,失足落水,他胡乱挥着手臂大喊救命。 10、小彤水性很好,因此她每次下水游泳基本都是跳水。 11、小学生一定要在大人的监护下游泳,不能单独去游泳。 12、饥饿、刚吃饱饭,身体不适时,都不能游泳。 绝不在无大人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绝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绝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绝不在上下学途中下江(河)池塘戏水玩耍。 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宣传防溺水自护知识,倡议自护行为也是一种值得表扬的美德,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为自己的美德银行增加更多的美德币! * 1.平均每天约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 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 2.溺水和交通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3.中国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的占56.58%。溺水已成为未成年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 福清11岁男孩水坝抓鱼 溺水身亡 这个悲惨的事例, 给我们 怎样的教训呢? 熟悉水性却“溺水”的可能情况: ×太饱、太饿,不宜游泳,饭后1小时才能游泳。 ×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溺水! ×应该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不要轻易下水救人,但可以向溺水者抛木块、竹竿等,让他攀扶上岸。 √ √ ×有“禁止游泳”警告牌的水域,或者其他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都不能游泳。 √ √ ×这样会使身体下沉更快,应该尽量使身体仰卧,头部向后,鼻子露出水面深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这样很容易撞到水底的暗礁,或者其他障碍物,十分危险!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