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nts-342r操作手册.
第一步:建站
建站(在进行测量和放样之前都要进行已知点的建站工作)
已知点建站
●通过已知点进行后视的设置,设置后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已知的后视点,一种是通过已知的后视方位角
◆测站:输入已知测站点的名称,通过可以调用或新建一个已知点做为测站点
◆仪高:输入当前的仪器高
◆镜高:输入当前的棱镜高
◆后视点:输入已知后视点的名称,通过可以调用或新建一个已知点做为后视点
◆当前HA:显示当前的水平角度
◆设置:根据当前的输入对后视角度进行设置,如果前面的输入不满足计算或设置要求,将会给出提示●通过直接输入后视角度来设置后视
◆后视角:输入后视角度值
测站高程
●通过测量一已知高程点来得到当前测站点的高程
●必需要先进行设站才能进行测站高程的设置
◆高程:输入已知点高程,可以通过得到调用已知点的高程
◆镜高:当前棱镜的高度
◆仪高:当前仪器的高度
◆VD:显示当前的垂直角
◆测站高(计算):显示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得
到的测站高
◆测站高(当前):显示当前的测站高
◆[测量]:开始进行测量,并且会自动计算测站高
◆[设置]:将当前的测站高设置为测量计算得出的测站高
第二步:后视检查
●检查当前的角度值与设站时的方位角是否一致
●必需要先进行设站才能进行后视检查
◆测站点名:显示测站点名
◆后视点名:显示后视点的点名,如果通过输入后视角度的方式得到的点名此处将显示为空
◆BS:显示设置的后视点名
◆HA:显示当前的水平角
◆dHA:显示BS和HA两个角度的差值
◆[重置]:将当前的水平角重新设置为后视角度值
数据采集
在设站后,通过数据采集程序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点测量
◆HA:显示当前的水平角度
◆VA:显示当前的垂直角度值
◆HD:显示测量的水平距离值
◆VD:显示测量的垂直距离值
◆SD:显示测量的斜距
◆点名:输入测量点的点名,每次保存后点名自动加1
◆编码:输入或调用测量点的编码
◆连线:输入一个已知点的点名,程序将把当前点与该点连线,并在图形界面中显示,每次改变编码后,将自动显示前几个相同编码的点
◆镜高:显示当前的棱镜高度
◆[测距]:开始进行测距
◆[保存]:对上一次的测量结果进行保存,如果没有测距,则只保存当前的角度值
◆[测存]:测距并保存
◆{数据}:显示上一次的测量结果
◆{图形}:显示当前坐标点的图形
二、放样
●在放样之前要进行设站
1.点放样
●调用一个已知点进行放样
◆点名:放样点的点名
◆镜高:当前的棱镜高
◆ :调用或者新建一个放样点
◆[上点]:当前放样点的上一点,当是第一当点的时将没有变化
个点的时将没有变化
◆[下点]:当前放样点的下一点,当是最后一个点时将没有变化
◆正确:当前值为正确值
◆左转、右转:仪器水平角应该向左或者向右旋转的角度
◆移近、移远:棱镜相对仪器移近或者移远的距离
◆向右、向左:棱镜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距离
◆挖方、填方:棱镜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的距离
◆HA:放样的水平角度
◆HD:放样的水平距离
◆Z:放样点的高程
◆[存储]:存储前一次的测量值
◆[测量]:进行测量
◆{数据}:显示测量的结果
◆{图形}:显示放样点,测站点,测量点的图形关系
2. 角度距离放样
●通过输入测站与待放样点间的距离、角度及高程值进行放样
◆镜高:当前的棱镜高
◆正确:当前值为正确值
◆左转、右转:仪器水平角应向左或者向右旋转的角度
◆移近、移远:棱镜相对仪器移近或者移远的距离
◆向右、向左:棱镜向左或者向右移动的距离
◆挖方、填方:棱镜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的距离
◆HA:输入放样的水平角度
◆HD:输入放样的水平距离
◆Z:放样点的高程
◆[存储]:存储前一次的测量值
◆[测量]:进行测量
◆{数据}:显示测量的结果
◆{图形}:显示放样点,测站点,测量点的图形关系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