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pdfVIP

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和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对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与发病及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试图探 索人格特征与失眠症发病的关系,并且找出其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联, 进而为丰富中医辨证方法做出一定的贡献,最终希望能为失眠症易感者及患者实 施包括心理社会干预在内的综合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首先,收集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共765 例。其次,参照《中国 [1] 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纳入其中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的病例,共752 [2] 例。然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有关失眠的中医证候分 型标准,将752 名患者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虚胆怯、心脾两 虚五个组,而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每组选用50 个病例,共250 例。同时, 征得健康自愿者50 例,设为对照组。接着,采用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 (龚氏) [3]对250 名患者及50 名自愿者进行调查评分。最后,将患者与自愿者的评分结果 进行对比,并且比较不同证型患者之间的评分结果,以分析失眠症发病及中医证 型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①失眠症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平均年龄以 50~60 岁为主;痰热内扰 证患者以男性居多,而其余证型患者以女性居多。②失眠症组的 P、N 分值高。 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组的E 分值高;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 旺组的N 分值高;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虚胆怯组的P 分值高。④ 肝郁化火、痰热内扰组的外向型人数多;心虚胆怯、心脾两虚组的内向型人数多。 ⑤除心脾两虚组外,各失眠症组的情绪不稳定型人数均有所增多;阴虚火旺组的 情绪稳定型人数有所减少。⑥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组的外向-不稳定 型人数多;心虚胆怯组的内向-不稳定型人数多;心脾两虚组的内向-稳定型人数 多。 结论:①失眠症的发病年龄及性别有一定的规律性。②失眠症的发病与情绪 不稳定性及精神质有相关性。③失眠症患者性格的情绪稳定性分布情况可作为心 脾两虚证的临床参考指标,而对其余四种证型诊断的参考意义不大。④失眠症患 者的人格类型分布情况可作为心虚胆怯证及心脾两虚证的临床参考指标,而对鉴 别其他各中医证型的参考意义有限。⑤失眠症患者性格的内-外向分布情况与具 1 体的失眠症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虽然该相关性对临床辨证尚难具有指 导价值,但对于向失眠症易感者及患者实施诸如心理干预等预防、治疗措施有一 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失眠症 中医证型 人格特征 艾森克量表 2 Abstract Objective: In this trial, I try to find som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onset of insomnia,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styles of personality and syndrome patterns. I expect to supply some useful methods to TCM differentiation, the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to preventative and therapeutic measure which includes the psycho- society treatments and for insomnia susceptible or patients. Method: First, collect 765 cases with main symptoms of insomnia. Second, bring 752 insomniacs who are diagnosed by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Classificatio

文档评论(0)

iludyap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