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章中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
墨子学说的缺陷 1 荀子曾对此发表评论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荀子的意思是说,墨子这个人太过讲究功利实用,以至于到了不讲文采、不讲文化的粗野小人的地步了。 2 墨子从功利实用观念出发,不只是提倡“节用”、“节葬”,甚至还提出“非乐”的主张,谴责和反对从事音乐活动,认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故曰“为乐非也”(《非乐上》)。 3 过于强调了管理活动对管理目标的从属关系,以至于将管理活动高度简约化、经济化,使之变成机械的服从和服务于管理目标的简单工具了。 4 这是一种急功近利、僵硬呆板而缺乏弹性的大一统管理理念。这种大一统管理模式,可能正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渊源所在。 * 墨子的思想精华 “兼相爱,交相利” 施比受更有福 尚贤使能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良才难令,然可以令君至尊 * 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文风、学风。著有《庄子》 * 第三节 中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 * . 中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1.人是管理的重心 ⑴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 ⑵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 ⑶管理的成败在于用人 ⑷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 * 中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2.组织分工是管理的基础 ⑴层次分明的管理体系 ⑵劳动分工的思想 ⑶明确组织内部的相互关系 ⑷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 中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3.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 ⑴倡导以农富国 ⑵强调保农限商 ⑶主张以农固国 * 中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4.重情重义的管理价值观 ⑴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⑵义利兼得的价值观 ⑶突出情对人的影响作用 * 中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5.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⑴以谋取胜为上策 ⑵强调权变观念 ⑶思先于行的管理思想 * 中国先秦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 6.中庸是管理行为的尺度 ⑴把中庸作为道德标准 ⑵把中庸作为决策准则 * 题目:谈你对几个思考题的理解; 人员:11~15号为一组,16~20号为一组; 方式:将讨论结果做成PPT; 下次上课每个小组讲述10~15分钟。 作业: * 1.先秦时期管理思想和国外古代管理思想之比较中,得到什么启发? 2.先秦时期管理思想,有如此丰富,为什么到近代中国管理比西方落后这么多? 3.先秦时期管理思想中,你最欣赏哪些思想? 讨论: * 孔子的管理思想 2.举贤才的用人之道 因能任职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才能大的任要职,才能小的任卑职。委任职务时,还要考虑到各人的专长和性格特点。孔子在谈到他的几个学生时认为,像子路其人,有胆有勇,性格率直,可以治理一个国家的兵赋;冉求谦虚,多才多艺,可以管理一个大县邑的政事;公西华通达礼节,可以做个外交官员。 群而不党 孔子认为政事能否做好,就在于仕者团结得如何。他对仕者的要求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强调说,“君子周而不比”,“和而不同”,“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各级官吏要以道义相交,不能以私利相处,应庄重矜持,团结亲善,而不能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结帮拉派。 * 孔子的管理思想 3.和与中庸的管理哲学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泰伯)朱熹解释说:“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毋意”,不悬空揣测。“毋必”,不绝对肯定。“毋固”,不拘泥固执。“毋我”,不唯我独是。“子绝四”,则是指孔子没有“意”、“必”、“固”、“我”四种毛病。在这里,“四毋”的核心仍是“中”。这种思维观念、行为原则,或许可以谓之“允执其中”。 * 孔子的管理思想 4.以信为本的生存法则 《论语》着重突出了“信”对于从政者的实践价值。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 商鞅其人 商鞅(约前395—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 * 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