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届高考语文文言知识复习2.doc
篇目:《琵琶行》并序、《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过秦论通假字:(读本字音)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使……争斗……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以弱天下之民以愚黔首使……愚蠢….离散)
⑧形容词作动词
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
4、一词多义
(1)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制服规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压制、控制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统率、指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顽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固然、诚然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遗漏、忽略 (5)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有利的形势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利益、好处文言句式:
判断句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被动句
为天下笑者,何也?
状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省略句
省略主语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省略宾语
以(之)为桂林、象郡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省略介词
聚之(于)咸阳
《师说》
——韩愈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5)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
育的机构)
(6)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无论 今:没有)
(7)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他)并且…. 今:表示因果关系)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古:风尚 今:道路,道德)
3.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2)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3)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介词,引出比较对象)
而耻学于师(向,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不拘于时(被,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其皆出于此乎(在,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
(4)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乎,介词,相当于 于,引进比较对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乎,语气词,呢,表示反诘语气)
(5)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
(6)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从师)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4) 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