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补充资料
日本(0) 補充資料 關東平原:東京、橫濱 濃尾平原:名古屋 近畿平原:大阪、神戶 一、氣候 1.日本南北狹長的形勢、多山的地形,形成各地不同的氣候特徵。 2. 日本氣溫呈現由南向北遞減,從北海道春季櫻花盛開的時間較九州遲了近一個半月,可看出南、北明顯的氣溫差異。 一、氣候(一) 1.降雨分布方面,冬季由大陸吹出的乾燥冷空氣,在日本海上獲得水汽的補給, 使西岸的日本海沿岸終年有雨。 2.東岸的太平洋沿岸則因處冬季季風的背風側,以夏季降雨為主。 二、地理位置 1.島國特色: 優越的位置→進可攻、退可守。 2.位於歐亞大陸東緣, 以日本海、對馬海峽與亞洲相望→氣候兼受海洋和大陸的支配。 3.島嶼孤立性: (1) 歷史上, 未曾受異族入侵。 (2) 能保有本身的文化特質。 4.位居北太平洋航線的位置→易於吸收外來文化→東西文化兼容並存。 5.鄰近太平洋西北漁場、東亞與北美航線必經之地→漁業、航運發達。 三、海洋 日本由水產輸出國轉為輸入國的原因: 1.1977 年國際新海洋法→限制日本遠洋漁業的發展。 2.能源價格上漲, 使依賴漁船作業成本提高。 3.日本漁產種類無法滿足國人的需要。 日本航運業面臨的考驗: 1 因區域性貿易強化, 日本與北美洲貿易量縮減。 2 亞洲新興國家航運崛起。 項目 說明 範圍 四大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和約四千個小島 構造 1.位於太平洋板塊及歐亞大陸板塊接觸帶上→為東亞島弧之一。 2.位處太平洋火環, 多火山、地震。 地形 1.板塊運動劇烈, 加上外營力侵蝕, 使地表支離破碎。 2.以山地、丘陵為主, 平原零星分布於沿海地區。 3.多火山地形: (1)境內有200 餘座火山, 活火山多, 富士山為一休火山。 (2)多堰塞湖、火口湖、溫泉。 (3)影響: 生活方式→溫泉→泡湯文化。 資源→多樣礦產, 但產量少, 分布零散。 項目 說明 河川 地狹山多, 河川短小流急, 缺乏航利; 但中、上游落差, 利於水力發電。 平原 1.河川下游形成河口沖積平原。 2.東京都會帶→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3.因空間狹小→重視空間的利用, 被喻為「空間的主人」, 產品「小巧精美」 海岸 曲折, 多良港。 地形阻隔 1.克服地形限制及解決人口分布不均的聯繫問題→日本致力交通建設。 2.鐵路系統發達→新幹線、電車、地鐵。 3.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 4.遍布全國的大小機場。 5.聯絡各島嶼間的水上航線。 四、經濟成長 年代 說明 1950-1960 經濟高度成長。 1955-1965 工業成長率是世界第一位。 1968 日本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1970 二次石油危機。 1987 日本平均國民所得為世界第一, 外匯存底也名列世界第一。 1980(末) 泡沫經濟。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五、菊花與劍 「菊花」代表天皇制, 是日本的國花, 也代表一種藝術的纖細。 劍,象徵武士道的殘酷及日本軍閥的好戰。戰後的日本人「心中仍存有一把劍, 他們慎防這把劍生鏽, 更想孕育一股強大的力量。」 六、經濟(一) 日本經濟高度發展的原因: 特有的內部條件 1 政府政策的推動 (1)經濟改革→巨大財閥分割→企業競爭激烈, 提高企業活力。 (2)出口導向→固定匯率→使日本產品有利在國際市場競爭。 2 日本的企業制度 (1)傾向安定協調的團隊意識。 (2)大家族氣氛→ 加速企業生產與永續經營。 六、經濟(二) 3 大和民族的團結性 (1)重視集體甚於個人 (2)重和諧的民族特性、高教育水平、高素質的勞工。 4.經濟發展帶來的產業結構變遷 (1) 迅速的經濟發展, 促使產業與社會結構變遷。 (2)耐久消費財普及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