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水肿
水肿诊断 1、病史:可有乳蛾、心悸、疮毒、紫癜以及久病体虚病史 2、临床特征:水肿先从眼睑或下肢开始,继及四肢和全身。轻者仅眼睑或足胫浮肿,重者全身皆肿,甚则腹大胀满,气喘不能平卧。更严重者可见尿闭、恶心呕吐、口有秽味、鼻衄牙宣,甚则头痛、抽搐、神昏、谵语等危象 3、辅助检查 水肿鉴别诊断 1、与鼓胀:鼓胀有腹部胀大如鼓,青筋暴露 2、与风水:风水因外界风邪刺激,脉络挛急,血瘀水停,致突发局限性水肿 3、与皮水:皮水因风寒湿热毒邪侵袭肺,使新起浮肿,尿少,蛋白尿,血压高 4、与正水:正水因风热湿毒之邪伤肾,浮肿、尿少、血压高等呈进行性发展 5、与石水:石水因皮水等迁延日久伤正,反复发作浮肿、蛋白尿、血压高、面白 6、与肾水:多种原因损及肾脏,长期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水肿的其他疗法 一、单验方 1.鲜鲤鱼1条,生姜15g,葱15-30g,米醋30-50ml,共炖,不放盐,适用于水肿日久 2.绿豆30g,制附子30g,水煎,用于肾阳虚 3.玉米须60g,洗净煎水服,连服6个月,适用于水湿浸润之水肿 水肿的其他疗法 二、针灸疗法 常用水分、气海、三焦俞、足三里、三阴交、肺腧、脾俞、肾俞等 三、西药治疗 利尿剂 水肿的预防与护理 水肿初期,应无盐饮食。肿势消退后,逐步改为低盐。忌食辛辣、烟酒。对于营养障碍的,则不必严格要求。此外,注意养生,保护正气。慎用对肾有损害药物。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及中药木通。 * 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水液运行障碍,水湿停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称为水肿。其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西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障碍等病的某些时期出现的水肿,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定义】 水 肿 一、风邪外袭,肺失通调:肺为水上之源,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风邪外袭,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发为风水。 二、湿毒侵淫,内归脾肺:忌服因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疮毒湿邪内归脾肺,肺失宣降,脾不制水,导致水液运行受阻,溢于肌肤,也成水肿。 【病因病机】 三、水湿内浸,脾气受困:久居潮湿环境,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酒食不节,生冷太过,湿蕴于中,脾为湿困,运化失职,不能升清降浊,以致水湿停留,泛溢肌肤,而成水肿。 四、湿热内盛,三焦壅滞:平素湿热俱盛,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水热互结,壅滞三焦,水道不通,而成水肿。 【病因病机】 五、饮食劳倦,伤及脾胃:或平素酒食不节,生冷太过,或劳倦太过,脾胃受伤,脾阳虚衰,运化失司,以致水湿停留,泛溢肌肤,而成水肿。 六、房劳过度,内伤肾元:生育不节,或房劳过度,或久病缠绵,肾精内耗,日久致肾阳亏虚,肾失气化,开阖不利,则水液停聚,泛溢肌肤,形成水肿。 【病因病机】 总之,人体水液的运行,有赖于脏腑功能的正常气化,如肺气的通调,脾气的转输、肾气的开阖,使三焦决渎有权,膀胱气化畅行,小便通利。反之,若因外邪入侵,或脏腑功能失调,或脏气亏虚,致三焦决渎无权,膀胱气化不利,即可发生水肿。 【病因病机】 1 水肿的辨证,首先应辨别属阳水还是阴水。 阳水:发病急骤,水肿从头面开始,继及四肢及胸腹,腰以上为剧,按之凹陷较容易恢复,常伴有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证的表现。 阴水:发病缓慢,水肿迁延反复不愈,多从下肢开始,继及腹胸、上肢、头面,以下肢为甚,按之凹陷深而难复,常伴有脾肾阳虚之证。 【辨证论治】 2、辨病位 眼睑浮肿,继而四肢皆肿,伴恶寒发热、咳嗽者,病位在肺;周身浮肿,肢体困重,脘闷纳呆,病位在脾;面浮肢肿,腰以下为肾,伴腰痠软,病位在肾;面浮肢肿,心悸怔忡,病位在心;周身浮肿,胁肋胀满,嗳气不舒,病位在肝。 【辨证论治】 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开鬼门”、“洁净府”、“去苑陈莝”三条基本原则,《金匮要略·水气病》篇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些治疗原则,迄今对临床仍有指导意义。其具体治疗方法,历代医家都有补充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发汗、利尿、燥湿、温化、理气、逐水、固本等法。 【辨证论治】 (一)风水相搏 [证 候] 开始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发展较快,小便不利,尿少尿黄,多伴有恶风、恶寒、发热等症,或兼咳嗽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或舌质红,脉浮滑数;如水邪泛滥,肿势较重,也可见沉脉。 [治 法] 祛风解表,宣肺行水。 一、阳水 [方 药] 越婢加术汤(麻黄、石膏、白术、大枣、生姜、甘草)加减治疗。表邪甚而偏寒的,去石膏加防风、羌活。咳喘可加杏仁、前胡、桑白皮、葶苈子。尿少热重,可加白茅根。 [证 候] 眼睑浮肿,迅及全身,小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