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庐断裂带肥东桃源韧性剪切带构造分析及时限探究 - 地质科学.PDFVIP

郯庐断裂带肥东桃源韧性剪切带构造分析及时限探究 - 地质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郯庐断裂带肥东桃源韧性剪切带构造分析及时限探究 - 地质科学

  地 质 科 学   2016年 10月 CHINESEJOURNALOFGEOLOGY 51(4):1040—1058 DOI:10.12017/dzkx.2016.046 郯庐断裂带肥东桃源韧性剪切带 构造分析及时限探究 王 微 宋传中 李加好 任升莲 张 妍 冯腊梅 李振伟 王阳阳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合肥 230009) 摘 要 郯庐断裂带在肥东桃源地区为一混合杂岩带,温压数据显示区域内变形变质环境为 中下地壳构造环境。本文对剪切带的应变大小、应变速率、涡度以及应力场等构造特征进行 分析测量,结果显示该剪切带所受应力方向为 170°左右,夹角为40°~50°,并以简单剪切为 主,其变形矿物被拉长。此外,带内发育的长英质糜棱岩流体以及伟晶岩流体均发生同构造 变形,本文结合前期年代学研究结果,整合出了3种不同流体之间的关系,并有效限定出带 内韧性剪切活动发生在 140~124Ma之间。同时,通过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年代学数据统 计,发现郯庐断裂带肥东段主要记录了早白垩世的剪切活动,而大别造山带东缘、苏鲁西缘 分别记录了同造山年代学数据,断裂带中南段在年代学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反 映出郯庐断裂带递进变形的特征。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构造解析 同构造变形流体 锆石 UPb年代学分布 - - -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6)04 104019 郯庐断裂带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绵延近 2500km,位于东亚大陆和太平洋 板块的接触带上,区域内连接了大别、苏鲁造山带,且为华北、扬子两大板块的接触界 线。郯庐断裂带内的韧性剪切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一直是构造地质学领域的热点,也是研 究该区域内地球动力学机制的关键问题。作为一条巨型断裂带并受多期次构造活动的 影响,郯庐断裂带内韧性构造特征在整体及局部均显示出明显的非均一性(陈宣华等, 2000;宋传中等,2003;朱光等,2004a,2004b,2005a,2006;Wang,2006)。北段,主要 + + 韧性剪切带为知一镇韧性剪切带,带内主要矿物为长石 石英 云母,变形温度在 450℃~650℃之间;苏鲁造山带西端韧性剪切带变形温度较高,为高角闪岩相;大别 东端剪切带主要形成于中绿片岩相变质—变形环境;而张八岭隆起南段剪切带的变质— 变形相以绿片岩相为主(刘德良等,1996;王勇生等,2005a;朱光等,2006;孙晓猛等, 2008,2010)。肥东地区是张八岭隆起南段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郯庐断裂带内韧性剪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072161)、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安徽省科技项目(编号:2014K02)  资助。 王 微,女,1989年4月生,博士研究生,构造地质学专业。Email:w_wang123@126.com 宋传中,男,1954年 12月生,博士,教授,构造地质学专业。本文通讯作者。Email:czsong69@163.com - - - - 稿回。 4期 王 微等:郯庐断裂带肥东桃源韧性剪切带构造分析及时限探究 1041 带出露较好的区段。近年发现的肥东地区桃源韧性剪切带(以下简称桃源韧性剪切带), 构造变质变形程度较前人所分析的剪切作用要强。王微等(2016)对该区的变形环境进 = = 行过分析,认为剪切温压分别为:P ~05GPa,T 550℃~650℃,为角闪岩相构造 变形环境,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