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进口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进口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石油进口存在问题及对策一、中国石油进口的现状 1、进口规模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石油储量和国内产能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因此,我国石油进口规模越来越大。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1999年我国原油及油品净进口达4000万吨,占当年石油消费量的20% 以上。2000年我国石油进口达7000多万吨,2005年我国原油净进口11875万吨,成品油净进口1742万吨,全年石油净进口13617万吨。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368万吨,同比增长1.7%;石油净进口16287万吨,同比增长19.6%。其中,原油净进口13884万吨,增长16.9%;成品油净进口2403万吨,增长37.9%。据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将达到1亿吨,2020年为2亿吨,(如表所示) 2、进口集中度较高 石油进口集中度,反映石油进口来源地的集中程度,进口集中度高,表明石油进口来源太集中,不利于分散风险(其中,石油进口集中度=本国进口石油最多的前3位国家的石油净进口量之和 /本国净进口石油总量)。目前,我国原油进口结构为:中东56.2%,非洲22.5%,亚太地区14.4%,欧洲中亚6.9%,石油进口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其次是非洲,两者之和高达79%。这种进口结构风险很大,2005年前10个月中东继续成为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区,进口量达5,095万吨,占前10个月中国进口量1.0548亿吨的48.3%,较去年同期增加13.11%。进口西非地区原油同比增加10.3%达2,245万吨,进口俄罗斯原油也在继续增长,进口量达1,022万吨,同比增长10.48%,成为中国主要进口原油来源国。中东是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而且在今后几十年内也难以平静,退一步看,即使中东局势很快得以平静,如果某个大国控制了中东,则又可以间接地对我国实施石油能源控制。较高的进口集中度,再加上我国没有完备的石油战略储备,故我国石油进口的风险较大,应对突发事件的灵活性较差。尽管近几年国家调整进口策略,实施进口来源多元化取得一定成效,但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3、运输渠道单一 从中国石油进口运输方式来看,除极小部分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哈萨克斯坦的零星陆路运输之外,绝大部分(约93%)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的。 我国石油进口运输渠道单一,使得石油进口风险倍增。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主要是经过波斯湾,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运输距离遥远,运费相当高。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石油以及单一海洋运输,将使我国石油进口安全风险较大。马六甲海峡是战略要地,本身也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海盗活动十分猖獗,对通行船舶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海峡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穿越海峡的客货运输以及随意性极大的渔船已严重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从战略风险的角度讲,马六甲海峡是美国全球战略中明确必须控制的世界16大咽喉水道之一,美国已取得了新加坡海军、空军基地的部分使用权,并援建马六甲沿岸的一些军事设施;印度也在马六甲海峡的西部入口处修建了海军基地,并部署重兵扼守海峡西部。马六甲海峡深水航道宽仅2.4至3.6公里,易于封锁。一旦出现冲突和危机都将给我国单一的石油运输线带来威胁。 二、中国石油进口存在体制性障碍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政策不断发展变化。如今我国石油进出口机制已日趋完善,但中国石油进口仍存在一定体制性障碍。 1、市场化程度低 在过去很长时期,中国石油进口基本采取了对国际油价“被动接受”的方式。作为石油消费大国,中国只有被动接受国际价格的波动,却没有与石油进口量相应的“价格发言权”,无法避免“买涨不买落”的局面,尤其以燃料油最为明显。 自从1998年石油定价机制改革以来,国产原油基准价格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的,这就导致了国内原油定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个月的现状。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只有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上涨幅度超过8%,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才会在三地加权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的中准价,而出厂价格、批发价格和实际零售价格均由石油与石化两大集团根据市场交易实际情况,依据该中准价自主决定。这导致了成品油价格滞后于国际市场。目前中国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石油供应量的2%以上,但在影响石油价格的权重上却不到0.1%,甚至不如印度尼西亚尼和韩国。国际油价基本上都操控在西方大国和国际资本集团手中,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似乎时常陷入“高买低卖”的陷阱。在航空、石化以及汽车等产业中,由于油价的突然上涨和缺乏有效的价格避险机制,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行业的均衡发展和稳定。 我国现行的石油价格制度从形式上看已与国际接轨,但从形成机制上并未体现市场规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