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矿产大庆石油学院.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矿产大庆石油学院

第六章 地质矿产 本区矿产主要为沉积矿产,如煤、耐火粘土、烧制玻璃原料石英砂岩、冶炼熔剂白云石和萤石,建筑材料及烧制石灰的石灰岩。其中以煤、耐火粘土及石灰岩为主,开采历史悠久,具有相当的规模。金属矿产较为分散,仅在柳江盆地周围接触带附近曾发现铁、铜、铅、锌矿点或矿化点十余处,具工业价值者较小。如上平山重晶石、萤石、铅锌矿点,杜庄矽卡岩型铜铁矿点。现将其主要矿种简介如下: 一、煤矿 柳江盆地主要含煤地层是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以及下侏罗统北票组,它们均分布在柳江向斜两翼。由于东翼岩层倾角平缓,石炭系、二叠系的煤层分布较西翼区广。侏罗系可采煤层仅分布在义院口一带。 本区石炭系—二叠系中含煤层位共有6层。当地开采时,习惯采用自上而下编号,编为煤1—煤6,其中煤l—煤4产于二叠系山西组;煤5—煤6产于石炭系太原组。侏罗系含煤层位共10层,编号自上而下为煤1—煤10。 煤层中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有二叠系的煤2和煤3,石炭系的煤5,以及侏罗系的煤8、煤9、煤l0。 各煤层中厚度变化在1—4m之间,以石炭—二叠系煤2和煤5及侏罗系煤10最为稳定。 本区煤质由于受岩浆侵入热力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局部为劣质煤,西翼由于断裂构造的破坏,给煤矿的找矿勘探带来了困难。 煤层中有害组分较低(硫含量小于1%、磷含量小于0.09—0.02%),属低硫型煤质。本区煤田属小型煤田,年产量约60万t。一般为无烟煤,可作一般工业用煤和民用煤,以及用于制作化肥的原料。 根据抚宁县化肥厂对煤质要求,含炭量要求大于84%,挥发成分越少越好。因目前除硫设备的限制,仅能除去硫量的50%,所以一般要求含硫量为1%较为适宜。 本区上石炭统太原组顶部煤5较为稳定,为可采煤层,顶板为黑色粉砂质粘土岩,并含腕足类(如戟贝)、海百合茎、珊瑚等海相化石。底板为粘土质页岩及灰黑色粉砂岩,富含植物根茎化石碎屑。属海陆交互相由陆相向海相过渡沉积的煤层。本区二叠系山西组为一套陆相沉积,受气候影响,早二叠世气候潮湿、温暖,植物生长茂盛,成为主要成煤时期。本区侏罗系北票组为一套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从沉积旋回和岩性特征看,煤层分布在小旋回的顶部,是由正常的河流相沉积向三角洲沉积的过渡产物。 二、耐火粘土 本区东翼石炭—二叠系地层中发育有耐火粘土多层。在层位和岩相等方面均能与唐山开平盆地、本溪太子河流域对比。 本区耐火粘土受沉积时期古地理影响,沿走向或倾向常发生相变,故可采层常为大小不等的透镜体状、扁豆体状。主要采区分布在半壁店、石门寨、欢喜岭一带。由于矿层相变,规模沿走向和倾向变化较大,近几年国家开采的矿山大多数已经停止生产,目前仅有乡镇、村和个体企业进行小规模开采。 耐火粘土在石炭—二叠系的层位自上而下编号为A、B、C、D、E、F、G七层。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上述七层耐火粘土的具体层位是:A层位于上石盒子组(P2s),B层和C层位于下石盒子组(P1x),D层位于太原组,E、F、G层位于本溪组(C2b)。本区耐火粘土的可采层位是G、F、D及B层。现将各可采层耐火粘土的简况作一介绍。 G层 矿体赋存在本溪组底部,靠近马家沟组白云质灰岩顶部假整合面上。G层之下为一紫色含铁质粘土质页岩或菱铁矿粘土,一般厚度为2—3m。G层底部为豆状、鲕状粘土矿,上部为致密块状角砾状硬质粘土矿,属灰色硬质粘土和高铝粘土,厚度0—8.8m,因受相变影响,在欢喜岭矿区为两个透镜体,平均厚度为2m。半壁店矿区G层粘土较为稳定,厚度0.8—2m。向北至石岭一带则为砂砾岩代替。G层粘土为本区主要可采层位,属滨海相泻湖沉积,产于海侵层序中。 F层 位于本溪组下部层位,在G层之上3—12m左右.为青灰色半软质粘土岩,厚度为0—3.8m。在欢喜岭区厚度不足1.0m,均为透镜体,沉积环境与G层相似,产于海侵层序中。 D层 位于太原组下部,底板为粘土质粉砂岩。D层粘土为青灰色粘土岩,层位稳定,矿层厚度变化大。在欢喜岭矿区,厚度为0—4.23m,在半壁店矿区为0.8—1.8m,属陆相湖泊沉积,夹于陆相地层中。 B层 矿体赋存于山西组顶部。仅在半壁店北西至石岭车站南,北约1km地段为可采层位,厚度0—5m左右,属硬质耐火粘土。沉积环境属陆相沼泽沉积,矿层中甚至夹有煤线。 各粘土岩可采层矿石特征描述如下: G层 按矿石类型分为三层,上部为含水铝高岭石粘土矿,呈致密块状,隐晶质或细粒结构。有时含鲕及假鲕结构,矿石为高岭石矿物集合体,含少量水铝石;中部为水铝石铝土矿,隐晶至微晶细粒结构,豆状及鲕状构造,主要为水铝石矿物集合体,也有高岭石集合体,鲕体中心为高岭石;下部为含菱铁矿高岭石粘上岩,隐晶质结构,具不均匀鲕粒或豆粒,主要为高岭石矿物集合体。 该类矿石因含铁量较高而不能作耐火粘土矿开采。 F层及D层 均为半软质粘土岩,隐晶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