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件ppt版.pptVIP

《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件ppt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课件ppt版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因病害损失10%,因虫害损失14%,因草害损失11%。农作物病虫害除造成产量损失外,还可以直接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出现腐烂、霉变等,营养、口感也会变异,甚至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我国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面积达54亿亩,虽经防治挽回大量经济损失,但每年仍损失粮食4000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8%。 其他农作物如棉花损失率为24%,蔬菜和水果损失率为20%至30%。 蝗灾是一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生物灾害,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回顾近2700多年的历史,我国已发生大小蝗灾940多次。最早的蝗灾记载是公元前707年,唐、宋时期平均2至3年发生一次,明、清和民国时期几乎连年发生。1929年,全国11个省的168个县遭受蝗灾,损失上亿元,当时江苏下蜀镇的蝗群将铁轨覆盖,致使火车无法通行。1943年,河北黄骅县的蝗虫吃完了芦苇和庄稼,又像洪水一样冲进村庄,连窗纸都被吃光,甚至婴儿的耳朵也被咬破。旧中国每次蝗灾的暴发,常造成“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饥荒四起”,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蝗 灾 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重于治,早治重于晚治” “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饥荒四起” 植物病虫害的调查 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技术 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 一、植物病虫害的调查 目的: 方法: 发病率= ×100% 发病单位数 调查单位数 虫口减退率= ×100% 施药前活虫数-施药后活虫数 施药前活虫数 超过“经济阈值” 后进行防治 了解危害生物的生活习性和消长规律, 以便做好预测、预报,制订相应的措施 取样方式——五点法 棋盘法 对角线式 直行式 “Z”字形式 二、植物检疫 概念: 包括: 举例: 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 保障农业生产和保证对外贸易顺利发展 的一项重要措施。 国际检疫、国内检疫 蚕豆象、美国白蛾 三、农业防治技术 概念: 方式: 举例: 主要指采取抗性品种的选育、合理耕作 制度的制订、科学肥水管理的建立等措 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 虫、杂草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 消灭或抑制病、虫、杂草的发生和危害。 通过对抗性作物品种的选育,减少农药用量 抗虫烟草、抗虫棉 四、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概念: 举例: 利用各种物理手段或机械设备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技术。 诱杀灯、黑光灯、超声波 五、生物防治技术 原理: 举例: 概念: 优点: 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 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捕食、寄生等 以虫治虫——如瓢虫、寄生蜂以菌治虫——又称微生物防治,如白僵菌性引诱剂 以虫治虫——如瓢虫、寄生蜂以菌治虫——又称微生物防治,如白僵菌性引诱剂 赤眼蜂的身体很小,还不足1厘米长。它虽然不能捕食其他昆虫,却是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许多农林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上有重要作用。 ( 1 )真菌 用于生物防治上最广泛的有白僵菌、绿僵菌、虫霉、赤座霉和蜡蚧轮枝菌。 ( 2 )细菌 致病的细菌种类很多,其中以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球杆菌研究最多。 ( 3 )病毒 病毒的特异性强,对寄主有专一性。寄生昆虫的病毒一般不感染人类、高等动物、高等植物,使用时比较安全。 *

文档评论(0)

maxm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