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传承及发展
浅论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传承及发展【摘要】文章阐述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一些事例,讨论如何更好地继承发展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进而避免现代建筑出现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以供参考。
【关健词】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现代建筑设计;应用;冲突和结合
引言
20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师们提出了“依据旧式,采取新法”、“中西结合”等主张,对中国建筑主要着眼于“固有式”的提出和继承上,把延续传统建筑的形式特征作为发扬中国精神和民族色彩的方式和途径。这是文化思想上的国粹主义和建筑上的折中主义交汇的建筑传统观。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近代中国是基于“中道西器”、“中体西用”、“文化本位”、“国粹主义”等主流文化观念和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西方学院派的建筑背景。事实证明,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同时受到现代建筑理念的影响,完全有能力设计现代建筑,但是他们大多数在西方现代建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走上了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道路。
但在部分建筑设计者或建筑艺术爱好者眼中,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所体现的元素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与欣赏角度,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我们理应像胡锦涛同志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有关报告上明确指示的那样:“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
一直以来,西方建筑体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非常之好的成绩。越来越多的设计者趋向西方设计思维与方法。或是简单将中国建筑之元素套用到西方建筑体系方法中。形成了很多并不算和谐的成果。这也是中国建筑设计业时有出现的问题与尴尬。
很多伟大的建筑大师也都坦言,他们的创作源泉无不是来源于对历史经验的启迪只有真正透彻的了解过去,才能深刻准确的掌握未来。因而本文在此对几个相关实例进行比较,目的是探究华夏民族的精神之所在,并对未来的传统建筑元素如何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展开设想。
1 以近现代建筑为例看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对于传统装饰元素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及发展一直是我们最为关心的话题。然而现在很多人对于传统元素是否就意味着模仿还有所争议。首先,我认为对传统的继承是一定并且必须通过适当的模仿来继承的。只有通过一定数量的模仿,才能进而取得质量的进步。正所谓推陈而出新,但是对于一些对传统元素的模仿抱有过于生硬、偏激态度的观点和做法,个人认为还是需要认真商讨的。
1.1 以北京西客站为例看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败笔
但凡事皆有度,对传统元素的模仿也需要有一定的度的把握。过度模仿以及不合时宜的模仿设计都将弄出笑话,贻笑大方。而在近年的建筑作品中也的确出现过这样的反面案例。北京西客站建筑设计就是一个要时时拿出来警示我们的例子。首先,从建筑外型设计来看.北京西客站(见图1)的设计本意是想要引入传统建筑元素来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在建筑顶端加入了古代亭阁的造型。但生硬的添加最后使北京西客站设计成为了著名的败笔。顺道需要提及的是,不只有建筑外型,建筑内部的设计也同样的被人嗤之以鼻。就连建筑艺术大师张开济老先生也在报上公开评论说:“西客站主要的问题是它的设计方向完全错了。作为一个车站最重要的是一个旅客进去后,怎么样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登上火车而西客站整个是反其道而行之。”这样的例子绝不是孤品,因此也的确很有必要引起建筑设计者的警惕。北京协和医院(见图2)、燕京大学等建筑也都存在若类似的问题。
图1
图2
1.2 以南京中山陵为例看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出色表现
美籍日本移民建筑师山崎实认为,建筑不是抽象的把玩“形” 、“饰” ,而是要把握当地的文化精神并将之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去。
中山陵(见图3―图8)是中国近代革命家孙中山的陵墓,在中国南部江苏省南京紫金山南坡,公元1926年一公元1929年建。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3
图4
图5
图6
图 7
图8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杰作.设计者为吕彦直.:他的设计方案是在竞赛中选定的。中山陵主体建筑面积6684平方米。平缓的台阶把各个尺度不大的个体建筑联成为大尺度的整体,取得庄严、雄伟的气氛。主体建筑祭堂吸取中国古典建筑的手法,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墙身全部用石料砌成,运用蓝白两色为主的纯朴色调装饰细部。建筑本身基本上采取严谨的比例,在体型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表达了肃穆宁静的气度和逝者永垂不朽的精神。
当建筑师们研究了中国传统建筑之后,发现中国建筑的传统处理手法是材料、结构、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古典建筑中,没有任何毫无意义的的装饰构造。因而通过一些失败的例子我们也发现,单纯的给现代建筑披上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衣裳,是不能表达出真正的中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