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翟富昌 一厘米以外胜利
翟富昌 一厘米以外胜利“有时候,成功往往离你也就那么一丁点的距离。”这位商海中漂泊了十三年的民营企业家伸出右手,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出约1厘米的距离,“坚持住了,你就成功了;放弃了,你就失败了。”
翟氏生意经
其实,所有的事情,在开始的时候,都是很简单的,深入以后就变得复杂起来,再接着深入研究就会越来越清晰,最后就变成一张纸,一捅就破了。
但是,很多人在最初遇见复杂的时候,就放弃了,转移了目光,最后只能一事无成。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经得住人一门心思的刻苦研究。
把别人要看得比自己高。与别人合作,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也要让别人赚到钱,共赢才能让合作持久下去,除非你想做一锤子买卖。
尽最大的努力让企业员工的收益最大化,最大限度的给予员工归属感。把员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才能给企业创造最大效益。
最后的成功总是之前一点一滴积淀下来的。我不相信所谓的一夜暴富,即使有,也不会落在我头上。我相信的是积累和坚持。
透过落地窗,斜阳笼罩了翟富昌多半个身体,金色的光线下他一脸的平和,任谁都看不出丝毫创业的艰辛与岁月沧桑。
用“十年”一词来描画翟富昌的传奇人生是再恰当不过了。这并不仅仅是源于他一手创办的北京德威特电力系统有限公司已经有了十余年的生命,更因为公司未创办之前,他那潜心修炼,苦苦煎熬却又乐在其中的十年。
痛并快乐着
1983年翟富昌毕业于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按照当年的分配原则,他来到了家乡河南许昌的一家国企,干起了技术。
尽管是一家国企,但是看着大部分同学都被分配到了北京,或分配到了好的机关单位,他的心里不是滋味。
“当时很多同学有关系就分配到了好地方好单位,我是农村的孩子,没有什么关系,就只能到最差的地方。当时心里羡慕,但是也不甘心。”说起过去,翟富昌虽然平静如水,但眼睛里还是透露了些许的无奈。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工作分配的不如意,并没有让他消沉下去。反倒是他那踏实稳妥的性格,让他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每天潜心钻研技术。
“我喜欢钻研,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翟富昌说:“与其无谓的吃喝,不如踏实地工作,多积累点实践经验,为以后多做些准备。”
岁月悄悄地在实验室里流失了,翟富昌的技术水平也在这家国有企业日益拔尖。
但是,未改制之前国有企业管理上的种种纰漏,给翟富昌原本就没有归属感的心情又添上了一个负面的砝码。兢兢业业,踏实苦干的他,并没有随着技术水平的上升而地位有所提高,甚至工资也不见涨。
“不只是我,身边很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却是默默无闻终了一生。而一些人走走关系,很快就提上去了。那时候,干好干坏都一样:没人在意。”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在那里尽管呆了十年,但我没有丝毫的归属感,心一直都飘着。”这段经历,使得他在以后的创业中十分注重保护员工的创意和价值实现。
彻头彻尾的失望,并没有让他就此放弃,最在意的依旧是自己干的好不好,“我没日没夜的工作,不是为了加班费,我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拿过一分加班费,我只想成为这个圈子的专家。”
一流的技术水平,一直都让翟富昌充满自信。之后他离开许昌创业,始终忘不了这段时间不分黑夜白昼泡实验室的艰辛。
幸运垂青
机遇总是青睐准备好的人。1993年,翟富昌所在的许昌那家国企决定在深圳创办一家分公司,而他恰恰成为了被派往深圳的几名干将中的一位。
“这次短暂的深圳之行让我开阔了眼界。虽然分公司到最后夭折了,我却从中走出来了。”深圳开化的思想,富足的物质,让久居小地方的翟富昌见到了曙光。
离开深圳之后,翟富昌就没再有回原单位了,而是踏上了北京的征程。
1993年的深冬,翟富昌颠簸了18个小时,到了北京,揉开惺忪的睡眼,望着昏黄的街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不知该何去何从,心里却有股兴奋。”
初来北京,人生地不熟的翟富昌辗转打了三个月的零工,一个纯技术人员,也干起了劳力。之后,一位朋友偶然说起清华紫光正在招聘,翟富昌决定去试一下。
“面试官看了我的简历,非常满意,当时就拍板录用了。” 翟富昌出了面试的房间,就直接走进了办公室,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开始创造价值了。
“同事们大多是清华研究生,对于我这个来自小地方的人,大家虽然不说但也很明显看不起。一年之后,我研发的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就再也没有人看不起我了。”进入清华紫光不久,翟富昌就因其优秀的表现被任命为开发部经理。
随着自身价值显现的同时,翟富昌又感觉到了新的束缚。“有几次工作汇报会上,我把整体的思路和规划前景都讲了出来,领导很赞赏。但是会后,我的直属上级就对我进行了批评,责怪我没有事先上报给他。”
当自己的想法一次又一次地被埋没的时候,翟富昌开始了新一轮的思考:如何才能不受控制地把自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