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卷 第1期 天 中学 刊 VO1.23 NO.1
2008年2月 Journal ofTianzhong Feb.2008
本土心理学与多元文化论
“去文化”范式的多元文化论心理学
宋晓东,叶浩生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本土心理学倾向于把多元文化论引为元理论基础,但多元文化论与本土心理学之间在文化价值观、方
法论等方面存在分歧。本土心理学必须面对多元文化论所提出和所卷入的种种问题。作为理论解决,某种去文
化的多元文化论是可能的,这种理念不能基于空泛的实践概念而是要求具有某种实践指向的心理学 “知识型”。
关键词:本土心理学;多元文化论;人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8)01.0132.05
黄光国先生认为,本土心理学是继现代化理论、 文化特殊性相关研究;本土心理学所遭遇的美国心理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研究之后的第三波文化心理学运 学文化殖民主义,更多地属于科学主义的中心话语霸
动 】(P8。埘)。作为一种文化取向的心理学,本土心理学 权。实际上,本土心理学也正是在这里与多元文化论
与居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核心和焦点的多元文化 巧合为同盟:主流的、欧裔美国人民族中心主义的美
论 】(P2 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理论纠葛。由于存 国本土心理学是它们不同意义的批判所针对的共同靶
在着文化价值观、方法论等方面的重要分歧,多元文 子。所以,各国本土心理学使用多元文化论的理念,
化论无法直接地成为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由于 所考虑的常常是自身所处的多元文化境遇,而忽略了
本土心理学必然处于多元文化论所处的问题域之中, 自身内在或潜在的多元文化问题。至少在目前,多元
二者之间也就无可回避地形成对话、互动并共同解决 文化论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与本土心理学相遇,多元
所面对的理论问题。从本土心理学的视角看来,多元 文化论只是本土心理学在人类心理学的坐标系中,为
文化论需要某种“去文化”的范式或者说知识型变革。 论证自己中心地位合法性而雇佣的外援。
从当前本土心理学的元理论建构来看,本土心理
学以其处于边缘的身份,几乎不可能引发来自本国的
对于把多元文化论作为本土心理学的逻辑起 多元文化论批判。至于未来,如果本土心理学的确发
点 】(P4 而言,最根本的问题是:在本土心理学研 展出相应文化中的心理学民族沙文主义,也许在适当
究预设中被视为一个整体甚至实体的本土文化,是否 的社会文化思潮背景下,有可能遭遇到某种内在的多
必然与美国本土心理学的情形一样,会遭遇到内在的 元文化论的抵抗运动。比如,在菲律宾心理学运动的
多元文化冲击?多元文化论在现实社会中反对基于文 全盛时期,的确受到了“塔加洛语霸权”的批评。一
化差异的族群歧视,在心理学中反对基于欧裔美国人 个潜在的问题是:无论主流心理学还是本土心理学与
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这一方面是2O世纪人权运动的 多元文化论的相遇,都不可能依赖简单的自下而上的
一 部分,另一方面则是美国本土心理学内部边缘颠覆 构成或自上而下的衍生解决所发生的理论冲突;当多
中心的历史过程。与之相比,本土心理学不仅在现阶 元文化论成为一种有力的主张,它所针对的不会是可
段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在理论定位上也仍自居于本土 以从容地跻身其中的 “本土多元文化心理学金字塔”,
收稿日期:2007.11.14
作者简介:宋晓东(1971~),男,辽宁喀左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叶浩生(1955~),男,江苏徐州
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引领时尚潮流的可持续时尚品牌.pptx VIP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套).pdf VIP
- 版鲁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一种脱除1,3-丙二醇中微量醛基杂质的脱除方法.pdf VIP
- 国投证券-宁德时代-300750-全球锂电行业龙头全球化布局推动发展.pdf VIP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向明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教案 第8课 2~3岁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与训练.docx VIP
- MT-500系列说明书(济南华电)-20101216.pdf
- 养成亲社会行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开学第一课-初中开学第一课班会.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