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ecture11鲁迅的翻译思想
“懂某一国文,最好是译某一国文学,这主张是断无错误的,但是,假使如此,中国也就难有上起希罗,下至现代的文学名作的译本了。中国人所懂的外国文,恐怕是英文最多,日文次之,倘不重译,我们将只能看见许多英美和日本的文学作品,不但没有伊卜生,没有伊本涅支,连极通行的安徒生的童话,西万提司的《吉诃德先生》,也无从看见了。这是何等可怜的眼界。自然,中国未必没有精通丹麦,诺威,西班牙文字的人们,然而他们至今没有译,我们现在的所有,都是从英文重译的。连苏联的作品,也大抵是从英法文重译的。” * 对穆木天的回应 穆木天:“有人英文很好,不译英美文学,而去投机取巧地去间接译法国文学,这是不好的。因为间接翻译(重译),是一种滑头办法。避难就轻,是不可以的。” 鲁迅:“所以我想,对于翻译,现在似乎暂不必有严峻的堡垒。最要紧的是要看译文的佳良与否,直接译或间接译,是不必置重的;是否投机,也不必推问的。深通原译文的趋时者的重译本,有时会比不甚懂原文的忠实者的直接译本好,不过也还要附一个条件,并不很懂原译文的趋时者的速成译本,可实在是不可恕的。 * 穆木天:“直接译是一劳永逸的,不然还是不动手的好。” 鲁迅:“这就是说,与其来种荆棘,不如留下一片白地,让别的好园丁来种可以永久观赏的佳花。但是,“一劳永逸”的话,有是有的,而“一劳永逸”的事却极少,就文字而论,中国的这方块字便决非“一劳永逸”的符号。况且白地也决不能永久的保留,既有空地,便会生长荆棘或雀麦。最要紧的是有人来处理,或者培植,或者删除,使翻译界略免于芜杂。这就是批评。” * 《非有复译不可》 一 “击退乱译”的唯一好办法 “前几年,翻译的失了一般读者的信用,学者和大师们的曲说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在翻译本身也有一个原因,就是常有胡乱动笔的译本。不过要击退这些乱译,诬赖,开心,唠叨,都没有用处,唯一的好方法是又来一回复译,还不行,就再来一回。譬如赛跑,至少总得有两个人,如果不许有第二人入场,则先在的一个永远是第一名,无论他怎样蹩脚。所以讥笑复译的,虽然表面上好像关心翻译界,其实是在毒害翻译界,比诬赖,开心的更有害,因为他更阴柔。” * 二 提高整个新文学水平的需要 “而且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即使先出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以译得更好,就不妨再来译一遍,无须客气,更不必管那些而且复译还不止是击退乱译而已,即使已有好译本,复译也还是必要的。曾有文言译本的,现在当改译白话,不必说了。即使先出的白话译本已很可观,但倘使后来的译者自己觉得可以译得更好,就不妨再来译一遍,无须客气,更不必管那些。” * 四 翻译批评“剜烂苹果”思想 “我们先前的批评法,是说,这苹果有烂疤了,要不得,一下子抛掉,然而买者的金钱有限,岂不是大冤枉,而况此后还要穷下去。所以,此后似乎最好还是添几句,倘不是穿心烂,就说:这苹果有着烂疤了,然而这几处没有烂,还可以吃得。这么一办,译品的好坏是明白了,而读者的损失也可以小一点。” * 五 翻译与创作并重思想 坚决反对崇创作轻翻译的思想 错误思想 “在男女交际自由的时候,谁还喜欢和媒婆周旋呢。” * THE END * . 鲁迅翻译活动的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903-1919)日本留学阶段 翻译作品: 《月界旅行》--凡尔纳(法国) 《哀尘》--雨果 《斯巴达之魂》 《域外小说集》 翻译思想:“呼号、战斗” * “后来我看到一些外国小说,尤其是俄国,波兰和巴尔干诸小国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这许多和我们的劳苦大众同一命运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为此而呼号,而战斗。” * 第二时期(1920-1927) 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共产主义思想 翻译作品: 文艺理论作品:《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厨川白村 《文学与革命》--托洛茨基 俄国东欧和北欧的文学作品: 《小约翰》--望·霭覃(荷兰) 《桃色的云》、《爱罗先珂童话集》 --爱罗先珂(俄国) 翻译思想:“转移性情,改造社会” * 第三时期(1927-1936) “为人生” “改良人生” 翻译作品都是“战斗的作品” 《艺术论》--普列汉诺夫 《毁灭》--法捷耶夫 《小彼得》--至尔·妙伦 (匈牙利) 《死魂灵》(1935年,最后一部译作) --果戈理(俄国) “与翻译为终始,毕生以之的了。” * 鲁迅关于翻译的目的与宗旨 一 科学的文艺理论和革命的文学作品 “为什么而译” ——“我的回答是:为了我自己,和几个以无产文学批评家自居的人,和一部分不图‘爽快’,不怕艰难,多少要明白一些这理论的读者。” “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