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差异系列(二)文化的隔阂—非华语学生学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教育研究所
文化差異系列(二):
文化的隔閡—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潛在困難
優質學校改進計劃 戚本盛
古今漢語的隔閡,其實不只在文言文中找到,也不只存在於句式或詞彙之上,
更深層的文化差異,也是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時的重大困難。
即使基本上合乎現代漢語規範的白話文,文字中仍有不少文言措詞或典故,
在並非生活在漢語語境中的南亞裔學生而言,對其理解的影響實在不能低估。舉
例說,2012 年考題中收有曾敏之的《橋》,篇中作者借著對橋的聯想,抒發家國
民族的感情。該文有作者自撰的近體詩、有唐詩宋詞的典故,更重要的是,如果
沒有當代中國的背景知識,不知道1949 年建國後海外知識分子回國、國內連年
的政治鬥爭,以及香港作為英殖民地等歷史,則對篇中的情節已不好理解,更不
要說從儒家文化裡讀書人的報國傳統解讀該篇的主題。簡言之,缺乏這些文化或
歷史上的已有知識,對第九題問及跨過羅湖橋進入祖國大地時的哭笑之間的感情,
可謂難以理解。
2013 年第十九題也是另一題要求對儒家文化有相當的已有知識,該題引用
一則簡短的說明文字,為儒家的「義」界定為「超越個人的利害得失,以正當的
方式去實踐仁心」,然後要求考生作答《呂氏春秋》:〈士節〉中二個人物的事跡
何者較合乎儒家的「義」,問題是,若沒有關於「仁」的已有知識,則對本題也
較難作答,換言之,本題所考,已不止於理解篇章中的人物故事,而包括中華文
化裡的儒家思想。
2013 年第三篇考材黃國彬的《說誓》中,第三段提到「以賓虛的氣勢轉彎」,
要正確理解,則必須具備香港文化甚至是次文化的已有知識。「賓虛」其實是一
齣美國電影Ben-Hur 在香港的譯名,該電影曾於1961 年在香港上映,之後不時
在電影院或電視上重映,而因該電影拍出了盛大的場面和磅礡的氣勢,「賓虛般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教育研究所 2.2015
1
的場面」的說法便不脛而走,可謂成為香港次文化語言。不過,若考題不加說明,
不知道這個譯法或典故的讀者,恐怕對該句是難以理解的。至於第三段關於引用
「齊玉馱而並馳」的一段,提到「政治的方向盤」、「慷慨叱咤之誓聲,在兩岸迴
盪不絕」,所暗示的是當代中國政治人物信誓旦旦的話語,也是需要相當當代中
國政治的已有知識才好理解的。
2014 年《第九味》寫法固然較為淺白,但因為內容涉及以一些關乎食物味
道的往事,抒發人生的感慨或體會,則對味道的認知和理解,便十分重要。飲食
的口味因地而異,即使同屬漢人,身處南北東西的不同地域,飲食口味也大異其
趣,至於與南亞族裔的口味與文中作者所說的差異,更可想而知。例如篇中提到
辣為「王者之味」,「辣之於味最高最純,不與他味相混,是王者氣象,有君子自
重之道在其中」,但食物嗜辣並不罕見的南亞族裔學生,是否容易了解前兩句裡
辣味與他味的差異,以至於辣味帶來的文化想像,若對此缺乏體會,則似乎難以
領會後兩句的意義。另一例子在該篇第十二段,其中提到8 種味道,值得留意的
是其中的「沖味」,解作一種刺鼻的濃烈氣味或味道,也並非該字的常用詞義。
綜合來說,就已舉行的3 年考試來說,已可看到考材中滲透著儒家文化、地
道的次文化、飲食文化等內容,這些內容有的就是篇章主題所在,有的則只與個
別文句有關,影響大小不一,問題是,考卷雖名為「閱讀能力」,但題目所考核
的,已不只是語文上的閱讀能力,而實在已包括文化上的認知。明乎此,文化差
異帶來的學習差異,是教授非華語學生中國語文時不得不察的。
【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文化差異,之二,2015 年2 月修訂。本文部份曾以《不
能低估的文化隔閡》為題發表,收於王惠芬、葉皓羚 (編):《冇酵餅──「中文
為第二語言」教與學初探》,香港:融樂會,2014 年,頁208-218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教育研究所 2.2015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六届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哈尔滨医科大学-姜洋.pdf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指南(2023年实践版).pptx VIP
- TBT3065-2002 弹条Ⅱ型扣件(第1-2部分).docx VIP
- 人员招收、招聘来源及人员稳定性保障措施.docx VIP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思想政治》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DB50∕T 990-2020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60套含参考答案.pdf VIP
- 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申报指南.docx VIP
- 9-能量隔离上锁挂签标准培训课件.pdf VIP
- 《工程化学基础》第2章17114.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