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年综合防灭火安全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综合防灭火安全措施

前 言 防治回采工作面煤层自燃发火是防止重大通风瓦斯事故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矿井的采掘部署、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回采工艺、通风系统、通风方式、通风设施质量、防灭火措施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为加强回采工作面煤层自燃发火工作的管理,本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防灭火规范》的要求,结合我矿的《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和开采的具体情况,为了有效防治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综合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目 录 第一章 煤的自燃因素分析 1 第二章 煤的自燃预测 2 第三章 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4 第四章 井下自燃发火的预防措施 8 第五章 井下灭火 10 第六章 外因火灾防治 15 第七章 内因火灾防治 18 第八章 综合防灭火措施 20 第一章 煤的自燃因素分析 引起煤自燃的因素较多,主要如下: (1)煤的炭化程度。煤层的自燃性一般随煤炭的变质程度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挥发分含量在12%以下的烟煤难以自燃,但若有其它原因,也可能产生自燃。 (2)煤岩组分:煤层中有集中的镜煤和亮煤,特别是含有丝煤时,煤的自燃倾向就大;而暗煤多的煤,一般不易自燃。 (3)煤的含硫量:含硫分愈高,吸氧能力越大,越易自燃,含黄铁矿、黄铜矿结核较多,也具有自燃危险性。 (4)煤的破碎程度:煤的破碎程度大,增加了煤的氧化表面积,使煤的氧化速度加快,容易自燃。脆性与风化率较大的煤易于自燃。 (5)煤的水分:水分能加速煤的氧化过程,同时使煤体疏松、造成细微裂隙,加大吸氧能力,并降低着火温度,但过多水分则可抑制煤的氧化。 (6)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复杂、围岩及煤层破碎带易引起煤层自燃。 (7)开拓开采条件及通风方式:矿井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与通风方式若选择不合理,往往造成丢煤多、煤柱破碎,漏风严重,给煤层自燃造成良好条件,增加自燃的可能性。 第二章 煤的自燃预测 1、人的感官可以察觉的自燃征兆 (a)巷道中出现雾汽或巷壁“挂汗”; (b)风流中出现火灾气味,如煤油味、松香味、臭味等; (c)从煤炭自燃点流出的水和空气较正常的温度高; (d)当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加时,人们有不舒服的感觉,如头痛、头晕、精神疲乏等。 2、仪表检测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自燃发火 (a)煤炭自燃出现明火、火灾烟雾、煤油味等; (b)煤炭自燃使环境空气、煤层围岩及其它介质温度升高并超过70℃; (c)采空区或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CO),其浓度已超过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并有上升趋势。 (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自燃发火隐患 (a)采空区或井巷风流中出现一氧化碳,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 (b)风流中出现二氧化碳(CO2),其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尚未达到矿井实际统计的临界指标; (c)煤炭、围岩及空气和水的温度升高,并超过正常温度,但尚未达到70℃;风流中氧(O2)浓度降低,其消耗量呈上升趋势。 第三章 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1、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 该矿布置在岩层中的主要进回、风巷道采用锚喷支护,采掘工作面采用锚网支护。矿井开采时,要注意观察,加强自燃征兆的早期识别工作。采煤方法对自燃发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煤炭回收率的高低、回采时间的长短上。本矿采用长壁式采煤法,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尽量使工作面回采率提高,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45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综合防治,有很高的防火安全性。 合理的采煤方法能够提高矿井先天的抗自燃发火能力,我矿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降低煤层自燃发火的可能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少丢煤; (2)控制矿山压力,减少煤柱破裂; (3)合理布置采区; (4)回采时应尽量避免过分破碎煤体; (5)加快工作面的回采速度,使采空区热源难于形成; (6)及时密闭已采区和废弃的旧巷; (7)注意选择回采方向,不使采区回风巷过分受压或长时间维护在煤柱里。 2、通风方面的措施 通风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空区,煤柱和煤壁裂隙漏风,漏风就是向这些地点供氧,促进煤的氧化自燃。采空区面积大,漏风量相当大,但风速低,散热作用差,在工作面的两巷(回采工作面的运输巷和回风巷)一线(停采线),过断层地带,煤层变薄跳面的地方有大量的浮煤堆积,最易发生自燃。所以每一回采工作面回采完毕必须立即进行封闭,以减少浮煤堆积地点的漏风量,防止自燃。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自然火灾的发生。为防止煤层自燃,本矿在通风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1)该矿井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一进一回。新风和乏风均不通过采空区,漏风少; (2)调节风门、风门应设置在围岩坚固、地压稳定的地点,还应避免引起采空区或煤柱裂隙漏风量的增大; (3)采取措施,降低采区进回风巷之间两端的负压差,以减少漏风; (4)风门、调节风门之间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