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远《梅石溪凫图》谈中国画的留白之美.pdfVIP

从马远《梅石溪凫图》谈中国画的留白之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马远《梅石溪凫图》谈中国画的留白之美

从马远 《梅石溪凫图》谈中国画的留白之美 汪华丽 (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公共基础课部 湖北 ·武汉 430205) 摘 要 留白艺术是中国画独有的一种表现方式,马远的边角山水画《梅石溪凫图》充分显示,在中国画创作中,留白 能够很好地营造艺术作品的整体画面氛国,从而达到 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效果,同时留白也是构成中国画特色的 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画 留白 《梅石溪凫图》 中图分类号:J222.4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画以它独特的面貌、夺 目的成就,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是以大胆的留白颠覆了以往的绘画样式,形成马远清新、开阔 博大精深内涵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而其中的留白艺术更是表 的独特风貌。马远将绘画中留白的技法运用得精湛之至,作品 现形式中的一朵奇葩。留白,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指中国画笔 笔墨极其精简,使留白处充满了神奇的张力和意境的美感, 墨未涉及的空间。即无笔墨的空白处,虽然无笔无墨,但也正 “黑”与 “白”、“虚”与 “实”,浑然一体,大斧劈皴的刚正、方硬与 是中国画艺术风格玄妙之所在。可以说留白就是中国画的代 留白的虚无相对应,整个画面统一在一种恬淡的意境之中,使 表性表现形式,是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 “无画处皆成妙景”。马远边角山水画中的留白,不仅鲜明的突 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征。 出了画面的主体,而且与画面的落墨之处形成了一种黑白灰韵 l留白的含义 律,从而避免了视觉疲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理论影 中国画中的留白,广义上说就是指在构图或上墨时,让部 响之下,中国绘画对留白的经营就更为关注 大面积的留白空 分空间不着笔墨而保留纸面的本色,从而达到一种 “虚实相 间,与画面主体相呼应,形成了绝妙画境,给观者无限联想。 生”,“无笔墨处皆成妙境”的审美意趣的表现手法。留白讲究 南宋马远的 梅《石溪凫图》中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画中山 整个画面中不要被山水景物所填满,要留有空白予欣赏者以 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 想象的空间。这些空白并非无意,有的寓意着天,有的寓意着 石以斧劈皴法作画,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蓬松的野鸭形 水,有的寓意着云雾,有的可能则什么也不表示,是一种感觉, 成鲜明的对比。倒垂曲折的枝条是马远特有的画法,故有 “拖 一 种印象,或是一种意境。画面空出来的部分其实是画面本 枝马远”之称。画面呈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岩石、梅树都偏居 身的一部分。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画更加讲究意境 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伸展走势更强调了这种布局的形 和情趣,而西方绘画比较讲究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这种 式感。画家巧妙地利用画面右下角大面积的留白,仅点缀几只 中西绘画差异的形成是因为传统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 野鸭,给人以溪水潺潺的想象空间。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 画中的留白虽然无笔无墨,却是中国画独特艺术风格的一大 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 特征。可以说没有留白就没有中国画,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 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 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 “此处无物胜有物”。 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 日活跃的生机。 留白是中国画中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历代中国画家对 他的这幅画是古代绘画中章法的经典之作。马远用一枝腊梅、 留白的运用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并巧妙地运用于 自己的创作之 几只野鸭、虚白的溪水,造成 “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情 中,营造出气韵生动,“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视觉感受。 景。留自在这幅作品之中成了不可缺少的部分。 老子最先提出了“知其白,守其墨”的辩证观点,是指黑白 马远的这种边角山水画面极其简洁,内容却简而不少,白 虚实相辅相成的形式法则。在中国画里,虚实关系表现的方式 而不空。作品中的留白绝非一般的废弃空间,而是作品自身 极为广泛,一般来讲,实处是笔墨表现出来的部分,虚处则是笔 的一种表达,也是边角山水画造境的一种语言。大面积留白 墨没有表现或表现不全的部分。虚实相辅相成,相互对比而存 更给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