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室外的数学教学活动
PISA數學樣本試題_農場 PISA數學樣本試題 PISA數學樣本試題 校園裡可用的數學題材 教室有多高-1 活動名稱:教室有多高 數學概念:長度測量、數學臆測 活動目標: 學生利用觀察及選用適合測量工具,對比人還高的樓層進行測量。 適用年級: 小學四、五、六年級及國中一、二年級 教室有多高 有多高? 教室有多高 活動時間:20分鐘 活動場所:教室內、外 問題描述: 一間教室內地板的長與寬可以很輕易的測量出來,但是教室的高度比一個人還高(如下圖右邊虛線部分),只用一支30~100公分的直尺或許可以測量出來,除了這個方法之外,您還想到用什麼方法完成。 教室有多高 問題描述:為達成這個任務,有一些規定: 測量工具僅有30公分直尺或100公分直尺、童軍繩。 為顧慮安全,禁止堆疊桌椅、爬樓梯、疊羅漢或爬到2樓。 教室的牆壁也禁止畫任何記號。 需用工具: 30公分直尺、100公分直尺、童軍繩 評量結果: ……………………………………….. 結語 老師快樂教,學生快樂學 帶著走的能力 增進數學素養 不再討厭數學 100.12.23校園數學教學活動設計 英明國中 顏錦偉 陽明國中 歐士福 數學可以怎麼上? 數學課 數學步道 戶外教學 闖關遊戲 園遊會 教室內 教室外 都可以 教室外的數學教學活動 Outdoor Classroom Outside Classroom Mobile Mathematics Travel Mathematics 走出教室的教學:在現今的數學教學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的數學課在教室內舉行 (朱建正,2000)。 數學教育-國內v.s.國外 美國的「數學戰爭」 美國的數學課程與評量標準(NCTM,1989) 美國中小學生在一些國際數學評比的排名低落 70年代—基本計算 80年代—問題解決,思考與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強調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唯有學生從自身經驗中所建構出的知識,才能有助於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有意義的學習。 取自:劉柏宏 數學教學的專業標準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Mathematics.(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1991) 數學教師 要選擇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數學。 教學內容、要提供進一步學習數學與應用數學的機會。 要幫助學生使用工具。 要幫助學生連結新舊概念。 要能引導個人、小團體及整個班級活動進行。 荷蘭的真實數學教育Realistic Mathematics Education,RME 強調教育應該「引導」學生經由做數學而有「再發明」數學的機會,數學是一個活動,是「數學化」的過程(Freduenthal,1991)。 重要的觀點: 1.數學必須與真實情境連結; 2.數學是人類的活動。 香港數學課程綱要目標為本的數學課程 1995公佈,「在數學科的學習總目標是通過學習數、度量、代數、圖形與空間及數據處理的知識、概念及技巧/程序,增強構思、傳意、推理、建立與解決數學問題、欣賞數學及在多方面應用數學的能力。」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的發展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各階段學生的身心與思考型態的發展歷程,提供適合學生能力與興趣的學習方式,以發展數學學習活動。 數學學習活動應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討論,激盪各種想法,激發創造力,明確表達想法,強化合理判斷的思維與理性溝通的能力,期在社會互動過程中建立數學知識。 教學活動需依教材單元性質與學生學習思考特性,採用具體操作、實測、實驗、作圖、觀察、討論、發表、問答、、、等方式進行。教師不宜僅用講述的方式進行教學。 數學世界=真實世界 進 入 數 學 世 界 實 踐 數學素養 數學能力 人就是豬 ---等量公理的誤用--- 取自:數學好好玩(莊淇銘,王富祥,p68) 人=吃飯+睡覺+上班+玩 豬=吃飯+睡覺 人=豬+上班+玩 ∴ 人-玩=豬+上班 結論:不會玩的人=會上班的豬 (代入上式) (移項) 教室外的數學教學活動緣由 杜威(John Dewey):「教育即生活,生活即生長和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學校教育應和兒童的經驗結合在一起……」。 勒溫(Kurt Lewin )的場地論(field heory)認為:「行為是人(people)和環境(environment)互動結果。 」 Lave和Wenger(1991)指出:「學習基本上是處於某種情境(situated)的學習,是活動(activity)、情境(context)和文化(culture)交互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UM)百胜验厂审核详细要求清单.pdf VIP
- 四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云南彝良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探讨.docx VIP
- 三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2025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教案 第1课 了解世界旅游业(一).pdf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VIP
- 2022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工作手册.pdf VIP
- 电子课件自主学习修订版第一单元开启自主学习的旅程.pptx VIP
- JBT 4333.2-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