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游文化历史文化常识
3-1 时辰 3-2 阴阳 3-3 五行 3-4 八卦 3-5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方法 八卦诠释 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八卦的象征 干支纪年法 我国古代使用的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依照一定的顺序,配对组成的纪年法;该种方法始于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史资料记事用的纪年标准。 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己 23-01 01-03 03-05 05-07 07-09 09-11 午 未 申 酉 戊 亥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帝号纪年法 汉武帝以前都用帝王的名号纪年,它是以帝王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依次则为二年、三年……按顺序计算。 有确切时间的是西周时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例如:周平王元年为公元前770年;汉高祖元年是公元前206年。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即位后用“建元”年号纪年(公元前140年),以后各朝都仿照而建立自己的年号。 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他的统治时期就用“贞观”纪年,贞观年间指的就是公元627年至公元649年 ; 有的皇帝有好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李治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 ; 明清的诸位皇帝都是使用一个年号。如明成祖一直使用“永乐”年号。因此,明清两朝时也就以年号作为皇帝的代称了。例如“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 公元纪年法 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公元就是公历纪年,公元元年是开始纪年的标志,相传这一年是传说中耶稣的诞生年。 这种纪年方法在欧洲6世纪时开始使用,全世界普遍使用则是在公元1400年前后。 我国是在辛亥革命后才使用公历的。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改用阳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上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9月27日,我国政府决定,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 * 旅游文化 3 历史文化常识 3-4 八卦 3-5 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编仪器分析色谱理论.ppt
-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这故事倒颇有趣男人们听到这里.ppt
- 新编日语第二册第10讲.ppt
- 新绛和运城景点介绍.ppt
- 新能源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高效节能电机及控制器的领跑者.ppt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册.ppt
- 新西兰南岛凯库拉哈普库树窝天晚.ppt
- 新能源电源特性及其仿真.ppt
- 新词新语(字母词)厦大应用语言学.ppt
- 新能源汽车宝马的内饰点评.ppt
- 生物学评价:一线操作如何影响产品安全?-通识版.pdf
- 2025三支一扶考试综合练习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docx
- 2025年三支一扶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 2025三支一扶考前冲刺练习含答案详解【B卷】.docx
-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测试及答案01.pdf
-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02.pdf
-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及答案03.pdf
- (人教版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年级上册册 第七单元测试及答案01.pdf
-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及答案01.pdf
-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03.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