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压力管理(讲义版).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压力管理(讲义版)

破壞關係的秘訣: 使用負面詮釋 否定/抨擊 退縮/築牆/冷漠 戰火升高/防衛 輕蔑/鄙視 根據研究,人們進入50歲時,影響他們日後的健康狀況的,不是膽固醇高低,而是他們對目前所在關係的滿意度。 意思是說,在50歲對關係擁有最高滿意度的人,在80歲時是最健康的一群。顯然,親密的關係能減緩老化帶來的生理與心理衝擊 美好人生建立在良好關係上。 孤單有害 社交活躍有益健康 友不在數量多寡 而在關係深淺 良好關係不只保護身體 也保護腦力 哈佛大學針對成人生活所作的研究至今已進行75年,從1938年開始,研究總共追蹤了724位成人,每一年研究團隊都會詢問研究對象的工作、生活、健康等狀況 感到幸福的人際感 愛與被愛 共享娛樂 共創回憶 歸屬感 自主性 正面特質 樂觀 希望 復原力 同理心 創造力 熱忱/熱情/熱衷 適應性防衛性機轉(延宕滿足、昇華、利他、計畫未來、幽默) 正面組織 可以催化個人正面情緒、長處、美德的環境。 思考如何在工作單位、家庭、學校、社會中建立起支持系統。 美德 智慧 勇氣 人道 正義 修養 心靈的超越 建立健康抒壓管道 因情緒不佳而運動者有17.3%;而總是因情緒不佳而運動的學生中,有84.2%認為運動過後心情會變好。 美國哈佛醫學院精神科John Ratey教授強調運動可改變人們的3Q:一是讓人更聰明的IQ,二是消除壓力與焦慮、讓人情緒穩定、心情變好的EQ,第三是增加體力或體能的HQ。 面對壓力 化壓力為助力 問題解決策略 調整期待 合理認知 資源整合 尋找快樂 預防勝於治療 學習對抗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藉著重新組織生活方式 ,改變生活型態,讓壓力遠離我們的生命。 上善心理關心您 * * * * * * 壓力源 引起壓力的一個或一系列的事件 生活瑣事、工作、人際 長期 VS. 短期 外在 VS. 內在 外在-別人給予的,例如上司限時完成工作 內在-自我要求,完美傾向 心理- 壓力評估 個人資源是否能夠應付壓力要求 壓力的重要性/正向或負向 個人資源充足/不足 壓力症狀 失眠、身心疾患、情緒問題、焦慮問題 * * * op * * 心理健康講座 羅 秋 怡 院長  25年執業年資 學歷:美國賓州大學UPENN兒童心理發展碩士 經歷:馬偕醫學中心臨床心理師執業17年 國立台南大學/南台科技大學講師 政大、輔大、高師大、嘉義大學心理實習督導 現任:台南市數十所學校、各大基金會、政府機構、 台南地方法院特約心理師 著作: 上善心理特約機構:各級學校、各大社會福利基金會、東南扶輪社、政府機構、台南地方法院、漢翔航空、台灣高鐵、奇美博物館、安捷科技、台灣凸版、BenQ、南茂科技…等知名企業 課程大綱 瞭解壓力源與壓力感知的差異 覺察感受壓力時的訊號 學習舒緩壓力的方式 善意的人際關係互動帶來幸福 關照自己、找回平衡 、、 如何適當排解壓力 將壓力昇華為動力 壓力自我照護技巧 如何協助組織內員工因應壓力 諮詢管道 壓力模式圖 1 可能造成壓力的影響原因 壓力模式圖 2 可能帶給我們的反應與影響 壓力模式 生理 認知 情緒 壓力來源 壓力反應 壓力症狀 壓力與健康 睡眠障礙 飲食困擾 心身症:胃潰瘍,緊張性頭痛,心血管疾病,皮膚病,大腸激躁症,慢性疲勞 情緒精神疾病: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慮病症 抑制免疫系統功能:癌症 慢性疲勞症候群症狀 低度發燒(自測口溫37.5-38.5度)或畏寒 喉嚨痛 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直徑小於2公分 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 肌肉酸痛 即使從事過去可以勝任的活動也會產生持續24小時以上之全身疲倦感 最近發生的廣泛性頭痛 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無紅腫現象) 精神或神經症狀(如:畏光、暫時性視盲、健忘、躁動不安、思考力衰退、無法集中精神、憂鬱等) 睡眠障礙(嗜睡或失眠) 缺氧引起自律神經失調 全身症狀:倦怠、疲勞、缺乏食慾 頭:頭暈、頭痛、頭部發麻、發燙感 眼:眼睛疲勞、淚眼、視線模糊、眼睛乾澀 耳:耳鳴、耳阻塞感 口:口乾、口渴、口內疼痛、味覺異常 喉嚨:阻塞感、異物感、發癢、長期咳嗽 手:發麻、發抖、發冷、感覺異常 腳:麻木、發冷、疼痛、肌肉跳動 肌肉、關節:頸部緊繃酸痛、肩膀緊繃酸痛、肌肉疼痛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