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名称-中国民航维修网.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名称-中国民航维修网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包装容器 1 5 可修件的包装 2 6 消耗件和小型可修件的包装 3 7 改装包的包装 3 8 航空危险品的包装 5 9 静电释放敏感器材的包装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标识 8 前 言 MH/T 3014《航空器材》分为六个部分: 第1部分:航空器材仓库;第2部分:航空危险品的储存;第3部分:航空器材包装;第4部分:站坪航空器材;第5部分:航空器材验收、储存、发付;第6部分:航空器材的地面装运。 本部分为MH/T 3014的第部分。 MH 3145.123-2003《民用航空器维修标准 第5单元 航空器材 第123部分:航空器材包装》。 MH/T 3014是民用航空器维修的系列标准之一。下面列出这些系列标准预计的名称: MH/T 3010《民用航空器维修 管理规范》;MH/T 3011《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安全》;MH/T 3012《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维修设施》;MH/T 3013《民用航空器维修 劳动安全卫生》;MH/T 3014《民用航空器维修 航空器材》。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提出。 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本部分所废除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H 3145.123-2003。 民用航空器维修 航空器材 第3部分:航空器材包装 范围 MH/T 3014的本部分规定了民用航空器材包装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航空器材制造商、供应商、维修单位及航空器材使用单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MH/T 301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术语和定义 MH/T 0020所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MH/T 3014的的本部分。 改装包 kit 为完成服务通告中的改装或加快安装而建立的一组部件,可以是消耗件或可修件,也可两者兼有。 ‘T’文件 ‘T’ file 机体和发动机图解部件清单中所包括的,或部件制造商的部件维护手册(CMM)中作为备件的所有项目。 静电释放敏感器材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 device 由于静电释放通过或穿过器材表面,从而改变物理特性或电子特性的器材。 小型可修件 minor repairable part 在《翻修手册》(OHM)中未列及,或有相配‘T’文件支持的部件维护手册(CMM)中的部件。 包装容器 为促进航空器材商业包装的发展和标准化,应: 以最小的包装重量和体积实现足够的保护,达到对包装的最佳利用; 确保材料和包装容器的标识正确; 消除运输环节中由于包装引起的损失 减少打包和开箱的费用; 提倡使用环保包装。 航空器材包装要求应由供应商依据ATA 2000规范提供,请查阅ATA通用支持数据字典(CSDD),获取最新的代码与定义的信息,包括包装代码(见表1)。信息应表明对易碎(不能撞击和振动)、危险材料(包括磁化材料)、配套部件(一个改装包中的部件)、静电释放敏感器材、磁场敏感器材、库存寿命器材在运输和存储时所需要的特殊包装、标识、挂签和搬运要求。 包装代码 包装代码 说明 0 不需要特殊的包装。 1 使用Ⅰ类包装容器。 2 使用Ⅱ类包装容器。 3 按照第6章的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记。 4 按照第6章的要求进行改装包的包装和标记。 5 按照第8章要求进行搬运的包装。 6 按照第8章的要求进行包装和标记的特殊包装和标记。 7 用来防止在储存和运输过程由于静电释放、光合作用造成的破损恶化的特殊包装 8 维修和(或)大修服务订单中没有以Ⅰ类包装容器运输的包装。 可重复使用的包装容器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可重复使用次数至少为100个来回程; Ⅱ类,可重复使用次数至少为10个来回程; Ⅲ类,可重复使用次数至少为1个来回程。 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包装容器应按附录A进行标识。标识应清楚、易懂、不褪色、耐久、醒目。标识在开箱和再次开封箱时不应丢失。 包装容器使用的材料应可长时间置于温度为-40℃至54℃的环境中,所有包装容器的金属部件应能抗腐蚀。 Ⅰ、Ⅱ类包装容器使用材料见表2(不包括内部材料)。 Ⅰ、Ⅱ类包装容器使用材料 Ⅰ类包装容器 Ⅱ类包装容器 金属 木材 塑料 纤维板 玻璃纤维 薄纸板 胶合板 任何Ⅰ类包装材料 可重复使用包装容器应采用整块材料制造。包装容器的内部尺寸与所包装器材任何一边(长、宽、高)的间距不应大于20.3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