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淬火2氮碳共渗复合处理45#钢的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摩擦学学报
第 18 卷 第 3 期 摩 擦 学 学 报 18, 3
V o l N o
1998 年 9 月 TR IBOL O GY Sep , 1998
( )
研究论文 226~ 231
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45# 钢的
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
强颖怀 刘金龙 葛世荣
( 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徐州 22 1008)
杨生荣 薛群基 刘 韶 东
( ) (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兰州 730000 烟台机械工艺研究所 烟台 2 10080
摘要 利用45# 钢研究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工艺; 通过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
试和X 射线衍射分析, 测定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所得渗层的表面硬度、显微
硬度分布及相结构. 利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及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对45# 钢经几种工艺处
理后的摩擦系数及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氮碳共渗可明显提高工件的耐磨性能; 与氮
碳共渗相比, 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可获得更高的次表层硬度及更好的渗层硬度分布, 从而进
一步提高工件的耐磨性及疲劳强度.
关键词 氮碳共渗 淬火 复合处理 摩擦磨损
分类号 T G 156. 82
氮碳共渗具有处理温度低、时间短、工件变形小等优点, 能显著提高工件表面耐磨性、抗
[ 1~ 2 ]
疲劳、抗咬合及抗擦伤性能, 已广泛应用于结构钢、工具钢、不绣钢等材料 . 淬火氮碳共
渗复合处理工艺能使钢获得比单一氮碳共渗或单一淬火更高的硬度、耐磨性及力学性能, 具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气体氮化或氮碳共渗淬火复合处理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3~ 7 ] , 而关于
淬火氮碳共渗复合处理的报道尚不多见. 本文利用45# 钢研究了氮碳共渗及淬火氮碳共渗
复合处理工艺, 并考察了处理后渗层的显微硬度、金相组织、相结构及其摩擦磨损性能.
1 试验部分
1. 1 试验材料及处理工艺
# ( )
试验材料选用45 钢, 其化学成分为0. 47% C , 0. 24% Si, 0. 65%M n 以质量分数计 ;
经840 ℃淬火和650 ℃回火调质处理, 其硬度为 H V 275. 氮碳共渗试验在 自制 的外热 到初稿,到修改稿本文通讯联系人强颖怀.
强颖怀 男, 36岁, 副教授, 目前主要从事摩擦学及表面工程研究, 发表论文30余篇.
刘金龙 男, 36岁, 工程师, 目前主要从事可靠性工程研究, 发表论文10余篇.
葛世荣 简介见本刊1998年第2期第179页.
杨生荣 简介见本刊1998年第1期第66页.
薛群基 简介见本刊1998年第1期第13页.
刘韶东 男, 39岁, 工程师, 目前主要从事模具设计及开发研究, 发表论文10余篇.
第 3 期 强颖怀等: 淬火与氮碳共渗复合处理45# 钢的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 227
式坩埚盐浴炉内进行. 坩埚尺寸为 18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