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电动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保电动车

教育部動力機械群 專題製作優良作品簡介 題目:環保電動車製作 指導老師: 許慶雄 作者: 蔡佳璋 王一祥 鄭煒勳 謝建緯 學校: 高雄市立中正高級工業學校 科別: 汽車科 摘要 本專題經由製作同學充份討論後,發揮創意、獨立製作完成結構為前二後一之三輪環保電動車。車架以CO2半自動銲接機銲接,使用方型鐵管為骨架銲製成日字型車架,以車床車製前、後車架連結插銷,採V型塊狀煞車,並設計製作可調整內傾角、外傾角及後傾角之轉向節機構,及採用不平行四連桿轉向機構,以長螺帽連結螺桿及橫拉桿,使得以調整兩前輪之前束。電力來源為3只12V、14AH電瓶,電動馬達為36V、360W直流無碳刷式馬達,藉由可變電阻式電門把手及馬達控制器調整電動馬達轉速。經實車測試,車速可達23.5km/hr,相關文獻記載續航力 1.量測車架長度 2.繪製設計圖 3.車架銲接 4.車床車削 5.轉向機構安裝 6.製作同學及成品 伍、研究成果 轉向節:配合中心臂四連桿機構進行轉向 儀錶板:顯示電壓、電流和轉速 後避震系統:減緩地面和吸收路面的衝擊 煞車系統:採用V型塊狀煞車 電動馬達:為直流無碳刷36V,360W。 電瓶盒:使用3個12V,14AH電瓶作為電源 前後車架連結插銷:用來連結前後車架 四連桿轉向機構:利用螺桿、螺帽及橫拉桿組成 轉向柱:引導四連桿進行轉向 10. 控制盒:控制電源開關 11.電門把手 實車測試表 最高時速 每小時23.5公里 最大負載電流 40安培 充電時間 6~8小時 載重 100公斤以內皆可,100公斤以上未測試 電源 使用3個12V、14AH鉛蓄電瓶 陸、問題與討論 本車以電力驅動,以目前所用電瓶(12V-14AH)×3之蓄電力,文獻記載約可行駛30公里。未來可選擇搭配綠色能源如:太陽能、燃料電池等做為電力源,以提升其續航力。 柒、分享心得 這次環保電動車的製作,經過指導老師的教學讓我們深深的了解在學校學習到的原理,並且學習到銲接、鉗工裁切的技術,以及測量儀器及車床的使用方法及技巧,也將在課堂上所學習的原理,實際操作,例如:內、外傾角,及前束的測量與校正,這些技術對我們未來從事汽車與機械業界都有幫助。這次的專題製作,是一個充實自我和學習的一個機會,讓我們有製作專題報告和參加比賽的經驗。如果在未來的生活中,每一輛汽車都是環保電動車的話,那麼地球較不會受到空氣污染了,人類的健康也不會遭受到威脅了。 2 四連桿構成方式為,將螺桿(作為橫拉桿)套上轉向柱,再將短螺帽(固定連接端)與長螺帽(作為連接端)鎖在兩端,作調整前束用,再將轉向節臂與球接頭接合,為一不平行四連桿機構。 9. 四連桿轉向機構 使用自行車後輪花鼓為軸心,因為花鼓兩側有軸承支撐,車輪固定在由鐵板折彎銲成的轉向節上,就可以自由轉動並在轉向軸節銲接一根轉向節臂。 8. 轉向節製作 7. 更換輪胎 使用了腳踏車後避震系統。 6. 後避震系統銲接 軸套使用一般低碳鋼車製,插銷則使用不鏽鋼製作。 5. 前、後車架連結軸 車架為日字型,車架主要接合方式為CO2銲接。 4. 前車架製作 3. 草圖繪製 以真人量測,以符合人體工學能符合駕駛者之需求。 2. 車體尺寸量測 1. 構想 電壓、電流錶採用0-50V與0-50A的電壓、電流錶,轉速錶則置中傾斜45度以配合駕駛人視線。 12. 儀錶及電路配線 使用V型塊狀煞車 11. 裝置煞車系統 10. 固定座椅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