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A2.2.1 单向连续板的配筋构造要求如下
1.受力钢筋
(1)受力钢筋直径通常采用6mm、8mm或10mm,为便于施工架立,支座负钢筋直径不宜太细。
(2)受力钢筋间距不应小于70mm。当板厚小于等于150mm时,间距不应大于200mm;当板厚h大于150mm时,间距不应大于1.5h,且每米板宽内不应少于3根钢筋。
(3)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可随弯矩的减小而部分切断或弯起承担负弯矩,但下部伸入支座的钢筋至少要保留1/3跨中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且每米板宽内不少于2.5根(即间距不得大于400mm)。
(4)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当部分切断时,切断位置可在距支座边l0/10处;当部分弯起时,可在距支座边l0/6处弯起,见(图9-22)。弯起角度一般为30度,当板厚大于120mm时,可为45度。
(5)支座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可在距支座边不少于a距离处切断,见(图9-22),a的取值:当p/g≤3时,a=l0/4;当p/g3时,a=l0/3。g为板上的恒载,p为板上的活载,l0为板的净跨。
板在支座上抵抗负弯矩的钢筋,为保证施工时不至改变其有效高度,一般都做成直钩以便支撑在模板上。
(图9-22)板的配筋构造图
a-一端弯起式;b-两端弯起式;c-分离式
????(图9-22)为符合上述构造要求的单向板受力钢筋布置的三种方式。对于等跨或相邻跨差不大于20%的多跨连续板,符合上述构造要求的这三种钢筋布置方式,均可满足板的弯矩包络图要求,不必再绘包络图进行配筋布置。只有当连续板的跨差太大或荷载相差过大时,才需画弯矩包络图,以确定钢筋切断或弯起的位置及数量。就(图11-22)中的三种钢筋布置方式而言,弯起式配筋较分离式配筋锚固好,并节省钢筋。而分离式配筋施工简单,适用于无震动的板和较薄的板。
图 11-22
2.分布钢筋
单向板除在受力方向布置受力筋外,还要在垂直于受力筋方向布置分布筋。分布筋的作用是:
(1)对四边支承的单向板,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
(2)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
(3)有助于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散在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避免局部受力钢筋应力集中;
(4)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在施工中固定受力筋位置;
????分布筋应放在受力筋内侧,每米板宽不少3根,并不得少于受力筋截面面积的1/10。支座处上下均有受力筋的地方,都要相应设置分布筋,见(图11-22)。
3.长向支座的负弯矩配筋
????在单向板的长向支座处,配置一定数量的负弯矩钢筋是为了承担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负弯矩,其数量不少于正弯矩钢筋截面面积的1/3,并且每米板宽不少于5。设置主梁上的板的负弯矩钢筋,可在距支座边缘l0/4处切断(弯直钩,l0为板的短向净跨,见图9-23)。
图9-23 板的构造钢筋分布图
????对嵌固在墙内的板的边支座,由于墙的约束作用,会产生一定的负弯矩,也应配置每米板宽不少于5的钢筋,在伸出墙边不少于l0/7处切断,见(图9-23)。在长向负弯矩配筋的内侧也需设置分布筋。通常为,间距300mm。
????对于两边嵌固墙内的板角处应在双向布置上述构造筋,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少于l0/4,见(图9-23)。这是因为板受荷后,角部有翘离支座的趋势,当这种趋势受到砖墙的约束时,角部就会产生与角平分线垂直(与边墙成450)的裂缝,配置角部钢筋可防止这种裂缝的扩展。
4.板上开洞的配筋构造
????板内孔洞周边的附加钢筋,当孔洞的边长b(矩形孔)或直径d(圆形孔)不大于300mm时,由于削弱板的面积较小,可不设附加钢筋,板内受力钢筋可绕过孔洞,不必切断。
????当边长b直径d大于300mm,但小于1000mm时,应在洞边每侧配置加强洞口的附加钢筋,其面积不小于洞口被切断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2,且不小于2。如仅按构造配筋,每侧可附加2~2的钢筋,见(图9-24a)。
????当b或d大于1000mm,且无特殊要求时,宜在洞边加设小梁(图9-24).对于圆形孔洞,板中还须配置图9-24b所示的上部和下部钢筋以及(图9-24c、d)所示的洞口附加环筋和放射向钢筋。
(图9-24)板内孔洞周边的附加钢筋
?????????????????????????????????????????? 1A2.2.2 次梁的钢筋布置
????小于或等于3的次梁,按(图9-28)所示进行配筋布置,即可满足弯矩包络图的要求 根据跨中及支座截面最大弯矩计算出配筋量后,沿梁长的钢筋布置原则上应按内力包络图确定。但对于相邻跨度相差不大于20%,且活载与恒载比值p console=Clip1 controls=IMAGEWINDOW,ControlPanel,StatusBar autostart=true
(图9-2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共场地和道路保洁工作流程(图).pdf
- 2023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完整版727150967.pdf VIP
- 20文件2010版marriott9工程及维护设施.pdf VIP
- 2025年党支部书记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中央八项规定专题党课讲稿(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看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docx VIP
- 镇海中学剑桥班入学测试卷.pdf
- 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路径.pptx VIP
- 2025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水去哪儿了》精品课件.pptx VIP
- (5篇)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学习计划.docx VIP
- 空中乘务人员形象设计与化妆技巧全册教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