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赏林木新品种火焰南天竹的引进与繁育技术研究
杜永芹1,倪林娟1,王玉勤2,张永春1,刘贤雯1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林果研究所,上海201106;2上海植物园,上海200231)
摘要:对法国引进火焰南天竹进行实地栽培和生物学习性、生长适应性及观赏特性进行观察,研究了常规扦插和组培两种繁殖方法,初步提出火焰南天竹的育苗栽培技术措施。
火焰南天竹是由国外育成的南天竹园艺新品种,属小檗科南天竹属常绿灌木,叶片呈椭圆或卵形,与原种披针形叶有明显区别。翠叶入冬成红色,红叶经霜不落,至隆冬初春似火焰迎风,这是优于原种的重要性状。火焰南天竹可以做地被和色块植物,上海地区冬天露地花比较少,色彩艳丽的耐寒树种更少,由于其独特的观赏性,深受广大市民的青睐。 国内对火焰南天竹研究鲜有报道。2000年王圣芹报道了上海植物园作为资源收集从欧洲引进火焰南天竹[1],由于火焰南天竹自然繁殖较为困难,种苗繁育技术未能有所突破。2002年浙江慈溪棉花科学研究所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并成功获得不定芽,但增殖系数相对较低 [2] ,无法在短期内形成一定数量规模。 2003年本课题组在火焰南天竹无性繁殖方面进行部分试验[3,4],迄今为止国内未见对火焰南天竹从种苗繁育到栽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对火焰南天竹新品种的试种、驯化,采用传统繁育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方法快速繁育苗木新品种,建立了一套与优良观赏苗木配套的育苗栽培技术措施,快速培育新颖绿化商品树以满足国际大都市的需求。本文报道相关研究结果。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供试材料来自法国引进观赏林木新品种火焰南天竹。
1.2??方法
1.2.1??常规繁育
分别在6月和8月选择三年生植株粗壮、生长势强和无病害的枝条作为插穗,用植物生长调节剂NNA1.074*10 的3次方 molv L和2.685!10 -3 molvL处理,并设对照,在砻糠灰或珍珠岩基质中进行扦插比较 试验,1个月后统计成活率。
1.2.2??组培快繁
1.2.2.1??无菌培养系建立 剪取当年生枝条,用小毛刷将材料在自来水下冲刷干净,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置于70%乙醇中漂洗30s,再用0.1%HgCl2浸泡5~7min,后无菌蒸馏水冲洗4~5次,在无菌条件下切取0.1~1.0cm茎尖或带芽茎段接种于启动培养基M3[4]上。
1.2.2.2??外植体的增殖及继代
(1)M3+BA1;(2)M3+ZT1;(3)M3+KT1;(4)M3+BA1+IBA0.1;(5)M3+BA2+IBA0.1;(6)M3+BA2+NAA0.1,单位均为mg??L,培养30d后统计外植体繁殖系数。
1.2.2.3??诱导发根成苗 (1)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根系诱导的影响??将萘乙酸、吲哚丁酸和生根粉分别设置为0.1、0.3、0.5mg??L3个浓度处理,以不加激素为对照,每个处理接种80个外植体。 (2)盐类及碳源浓度对根分化的影响??采用M3+3%蔗糖(CK),M3+1.5%蔗糖和1??2M3+1.5%蔗糖3种配比,分别接种100个外植体。 以上试验均以M3为基本培养基,3%蔗糖,0.5%进口琼脂粉固化,增殖培养时pH5.8;生根培养时pH7.0。培养温度20~25?,每日光照10h,光照强度1000lx[4]。3周后统计生根频率。
2??结果与分析
2.1??火焰南天竹在上海地区表现
表1??火焰南天竹和南天竹植物学性状比较
性状 火焰南天竹 南天竹
复叶 二回3出复叶,长10cm羽状复叶, 长40~50cm 40~50cmlong
叶形 卵形或长卵形,长1.8~5cm 卵形或长卵形,2~6.5cm
节间长度 0.1~0.3cm 2~8.5cm
株高 30~40cm 130~140cm
蓬径 25~30cm 120~160cm
2.2.1??形态?? 常绿小灌木,高30~40cm。二回三出复叶,偶尔有羽状复叶,小叶卵形、长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小叶长4~5cm,宽1.5~2cm。叶薄革质,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幼叶为暗红色,后变绿色或带红晕。入冬成红色,红叶经冬不凋。总叶柄较短,中间的叶柄长于两边的小叶柄。节间特 短,仅为0.1~0.5cm,只有普通南天竹的1??10。枝叶紧密,株型矮小。观叶为主,不见开花(表1)。2.2.2??生长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