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系列实验 1.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系列实验 1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通过对鲤鱼或鲫鱼外形和内部构造的观察,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及适应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2.学习利用年轮推测鱼类年龄的方法;掌握鱼类活体采血技术、硬骨鱼的一般测量方法及硬骨鱼解剖方法。 (二)内容 1.鲤鱼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2.观察鲫鱼年轮并鉴定年龄。 3.鲤鱼一般测量和采血。 4.示范硬骨鱼类的骨骼系统。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活鲤鱼(或鲫鱼),以体重2.0 kg;2龄以上为宜。 (二)用品 体视显微镜、解剖盘、解剖器具、培养皿、载玻片、刷子、胶布、棉球、直尺、灭菌注射器(5 mL)、针头(5-6号)和试管。 肝素(或其他抗凝剂)。 三、操作与观察 (一)外形(图15-1) 鲤鱼体呈纺捶形,略侧扁,背部灰黑色,腹部近白色。★体色与其生活环境有何适应关系?身体可区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 1.头部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两侧各有2条触须(鲫鱼无触须)。★触须有何功能?吻背面有鼻孔1对,用解剖针从鼻孔探入,★鼻腔通口腔吗?鼻腔参与呼吸过程吗?眼1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无眼睑,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籍此覆盖鳃孔。 2.躯干部和尾部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用手抚摸鱼体表,★是否粘滑?这有何作用?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1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侧线有何功能?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1个,较长,约为躯干的3/4;臀鳍1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2叶,为正尾型;胸鳍1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1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1泄殖孔。 (二)硬骨鱼的一般测量和常用术语 1.全长指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体长指自吻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体高指躯干部最高处的垂直高;躯干长指由鳃盖骨后缘到肛门的长度;尾柄长指臀鳍基部后端至尾鳍基部的长度;尾柄高指尾柄最低处的垂直高;尾长指由肛门至尾鳍基部的长度。 2.头长指由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不包括鳃盖膜)的长度;吻长指由上颌前端至眼前缘的长度。眼径指眼的最大直径;眼间距指两眼间的直线距离。眼后头长指眼后缘至鳃盖骨后缘的长度。 3.鳞式指: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侧线鳞数指从鳃盖后方直达尾部的一条侧线鳞的数目;侧线上鳞数指从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侧线下鳞数指从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4.鳍条和鳍棘。鳍由鳍条和鳍棘组成。鳍条柔软而分节,末端分支的为分支鳍条,末端不分支的为不分支鳍条;鳍棘坚硬,由左右两半组成的鳍棘为假棘,不能分为左右两半的鳍棘为真棘。 鳍式中一般用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用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鳍式中的半字线代表鳍棘与鳍条相连,逗号表示分离,罗马字或阿拉伯字中间的一字线示范围。 (三)年轮的观察 生长的周期性是鱼类的一个特点。鱼类在1年中通常在春季生长很快,进人秋季生长开始转慢,冬季甚至停止生长。这种周期性不平衡的生长,也同样反映在鱼的鳞片或骨片上,具体就是指鳞片表面形成的一圈一圈的环片,这种反映在麟片或骨片上的周期性变化可作为鱼年龄鉴定的基础。这里着重介绍鳞片的年轮及鉴定年龄的方法。 各种鱼类鳞片形成环片的具体情况不同,因而年轮特征也不同,大多数鲤科鱼类的年轮属切割型。这类鱼鳞片的环片在同一生长周期中的排列都是互相平行的,但与前后相邻的生长周期所形成的排列环片具不平行现象,即切割现象,这就是1个年轮。 1.摘取鳞片 选择1尾鲜活、体表完整无伤的鲫鱼,取鱼体侧线和背鳍前半部之间的鳞片。★摘取时用镊子夹住鳞片的后缘,不要伤及前缘。 2.清洗 立即将鳞片放人盛有温水的培养皿中,用刷子轻轻洗去污物,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装片 自然晾干后,将鳞片夹在两块载玻片中间,用胶布固定玻片两端。 4.观察 (1)先用肉眼观察鳞片在外观上可分为前、后2部分,前部埋人皮肤内,后部露在皮肤外,并覆盖住后一鳞片的前部。★比较前、后2部分的范围和色泽有何差别。 (2)将玻片置于体视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鳞片的轮廓(图15-2)。前部是形成年轮的区域,亦称为顶区。上下侧称为侧区。在透明的前部,可见到清晰的环片轮纹,它们以前、后部交汇的鳞焦为圆心平行排列。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