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学习.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学习 武汉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办公室 武 汉 市 抗 震 办 公 室 刘 卫 国 Liuwg@ 前 言 本次修订后共14章59节12个附录 ,共630条,其 中正文增加39条,占原条文的9% ,附录增加37条, 占36% 。较2001规范增加1章1个附录,基本保持了 2008年局部修订内容,主要修订内容: 1、补充 了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 施规定,按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 地震分组; 2、改进 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3、调整 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 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 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度屋盖建筑水平 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4、提高 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 屋的抗震设计要求; 5、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 施的规定; 6、改进了多层砌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 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 7、扩大 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 8、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大跨度屋 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土框 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 9、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1 总则 1.0.1 抗震设防目标继续沿用89抗规提出的以结构 安全性为主的 “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三水准性能目标 ,增加了性能化设计目标 : “使 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建筑 ,当采用抗 震性能化设计时 ,具有更具体或更高的抗震设防 目标。” 对某些有专门要求的建筑结构 ,在3.10 节和附录M 增加关于中震、 大震的定量的抗震性 能化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1.0.4 抗震设防烈度是一个地区的设防依据 ,不能 随意提高或降低,但 具体工程的设防标准可按业 主要求提高 (政府投资工程除外)。 1.0.5 将 “可”该为 “应”,即 “一般情况下, 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新一代的地震区划图正在 编制中,本次修订有关章节将进行相应的协调性 修改。2009年发布的 《防震减灾法》,按照目前 地震工程的技术水平,对于 “城市组织制定地震 小区划”的要求是 “鼓励”,本次修订删去2001 版规范对城市设防区划的相关规定,保留 “一般 情况”这几个字,意味着仍然还有 “应按地震小 区划的地震动参数等”执行的情况。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2 术语和符号 2.1.1 明确了抗震设防烈度 “一般情况,取50年 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即原“地震基本 烈度”。 2.1.2 抗震设防标准改为“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 低的尺度,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 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以 “建筑抗震设防类 别”取代“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 2.1.4 增加“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术语,替代 2001版的“设计地震动参数”,定义摘自 《防震减 灾法》 3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3.1.1、3.1.2、3.1.3 按2008年局部修订修改,明确 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 场地和地基 3.3.1 增加“一般地段”。此外,还应注意按全文 强制的 《住宅设计规范》 ,严禁在危险地段建造 住宅,必须严格执行,这就不仅仅是“不应”而 是“严禁”。 3.3.5 本条为新增条款,注意边坡坡角需按设防烈 度的高低修正—— 减去地震角,地震角一般取 1.5°~10° ,取决于地下水位以上、以下。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3.4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3.4.1 按2008 年局部修订 。将 “建筑方案 ” 改为 “建筑” ,更具实际意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