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桥水库库区渗漏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桥水库库区渗漏分析

论中桥水库库区渗漏分析1.工程概况 遵义市中桥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中心城区东北面,地处湘江左岸支流仁江下游新田湾河段内,坝址距仁距遵义市城区中心21.0km,距中桥集镇2.4km。工程任务为城市供水、农田灌溉兼集镇及农村人畜饮水。正常蓄水位812.00m,最大坝高56.5m,正常蓄水位库容5570万m3。为中型水利工程。 遵义地处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与凤冈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交汇地带,库区处于新蒲复背斜~石盘头复向斜构造带内构造较为复杂。库区内可溶岩与非可溶性岩层相间分布。特别是库内分布的T1m、P1q+m、O1t+h等灰岩地层,为强岩溶层,其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是本工程成库条件的重点。 2.库区基本地质条件 仁江河属湘江一级支流,整体流向由北向南,东部有洛安江,南西部有湘江。中桥水库库区?水长约17km。受地形控制库区中间宽两头窄蜿蜒伸展。坝址以上河床高程765~812m,河床宽30~130m,平均比降2.94‰,在库区范围内无大的跌水;水库地形整体东西部高,中部低,海拔一般765~1258m,最大高差493m,一般高差50~100m。库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奥陶系(O)、志留系(S)、二迭系(P)、三迭系(T)。 库区范围内褶皱断裂构造主要有:新蒲复背斜、石盘头复向斜、大堰背斜、仁江断裂、大堰断裂,在坝址左岸近河床发育有f1断层、近库首右岸清洋沟附近发育有f2断裂。 3.水库渗漏分析 库尾―鱼箭坝一带,主河道河流流向多为近南北向,长约9.3km;两岸山体雄厚,地形封闭条件较好,地表分水岭多在1000m以上,无低邻谷;该段除鱼箭坝附近河流转湾处局部为横向谷外其余均为纵向河谷。分两岸布的地层主要有: T1m 、T1y 、P2l-c 、P1q-m、P1l、S1l、O3j-w、O2sh-b、O1t-h 、O1m等,可溶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其中,O1t-h 、T1m、P1q-m为强岩溶、强透水层,其它为弱透水及相对隔水。在构造上主要有区域性仁江断裂(F1)、大堰背斜及石盘头复向斜与该段库区近平行发育,两岸分布高程较高,且均未与低邻谷贯通;经水文地质调查O1t-h、P1q-m、T1m层内无地下暗河发育,左岸沿岩层走向无低邻谷分布,右岸有湘江发育。岩溶发育形态主要为溶隙泉、出水溶洞、岩溶洼地。其中左岸有P1q-m内有W37、W38溶隙泉,右岸P2c内发育有W24溶隙泉,P1q-m内发育W28溶隙泉、O1t-h层内W31、W42溶隙泉,T1m层内发育K10出水溶洞,LD6、LD7岩溶洼地。均高于正常蓄水位,泉点流量较大且稳定。故该段库盆两岸地下分水岭高程在870.0m以上,远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水库蓄水后沿该段产生渗漏的可能性小。 鱼箭坝―闫家湾一带,库岸长约6.6km;两岸地表分水岭多在900m以上,右岸方家湾南侧发育有一浅冲沟清洋沟;仁江河在坝址下游罗家湾附近流向转为近南北向,下游新田湾―中桥一带与中库段黄泥堡一带之间河间地块厚1.5~2.5Km。库段岩层走向多横切河流向左右岸延伸,多为横向河谷,局部河段为斜向河谷结构;从上(游)至下(游)分布P1q-m、P1l、O2sh-b、O1m、O1t-h、∈2-3ls等地层,其中可溶性中等的∈2-3ls白云岩广布于新场―青龙嘴一带,形成缓丘地形,虽有新蒲复背斜发育,但沿背斜岩溶发育程度不高,且在两岸有较多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的稳定泉点出露,如右岸的W14、W6;左岸的W19、W8,故库水沿该层产生渗漏的可能性较小。P1q-m、O1t-h为岩溶强含水及强透水层,岩溶较发育,岩溶形态有洼地、落水洞、溶洞等,为本段的可疑渗漏层位。其中于鱼箭坝下游铁炉坎附近出露的O1t-h地层沿该层北东向(左岸)无地邻谷分布,南西向(右岸)有稳定泉点出露W22。闫家湾出露的O1t-h层左岸有高于正常蓄水位的稳定泉点出露W7,故沿该段渗漏的可能性小(右岸清洋沟方向后述);其它层位透水性弱,岩溶发育程度不高,在没有构造切割破坏的情况下沿岩层走向产生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库区中部段与下游中桥一带之间河间地块宽厚、无大的断裂构造等切割以及大的岩溶通道相连,且沿谷间地块内有稳定的弱岩溶弱透水层O1m、P1l等地层横切地块分布,右岸库水向中桥一带渗漏的可能性小。P1q-m层分布于鱼箭坝一带,横穿河流后呈连续山脊向两岸延伸出库区。经查,该层虽岩溶较发育,无区域性断裂切割,且沿该层北东向(左岸)无低邻谷分布,且有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的稳定泉点出露,如大房子附近的W37、W38,故左岸沿该层产生渗漏的可能性小;右岸山体雄厚,地表分水岭库区一侧(北侧)无大的泉点出露,仅岸坡有季节性岩溶泉出露,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分析,其原因是库区一侧P1q-m层为山脊地形,山高坡陡,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