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域特点
特点:先以陆路贸易为主,再以海路贸易为主。 我国古代贸易,可以以唐朝为界分两段:汉至唐,主要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和西亚、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交往;唐朝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占据主导地位,这与北方的战乱和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关联。 *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四)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纸币、柜坊、飞钱、票号的出现和应用 水陆交通的便利 经济 政策 金融 交通 政治 国家统一安定 * 1. 中国商业起源很早,且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2.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古代中国商业发展艰难而曲折; 3.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4. 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对外贸易明清时期由盛转衰; (五)中国古代商业的特点 * 四、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商周时期:井田制 ①特点: a.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b.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封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 c.生产方式: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 d.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②实质:周天子土地所有制 ③发展历程:开始(夏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 * (3)战国以后:封建土地所有制 确立条件: 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各国的变法运动 a.BC594年,鲁国“初税亩”改革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b.秦国商鞅变法为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 a.地主土地所有制—支配地位 b.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c.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内容) 主要形式: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国家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多种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沿革 * * 土地兼并问题 * 1.(2009天津文综历史2)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 明朝的“鱼鳞图册” * 2.(2010年广东卷文综13)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 (二)重农抑商 1、概念: 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始于战国时的商鞅变法,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明清两代统治者仍顽固延续。 根本: 直接: 目的 保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 和地租的征收。 巩固封建统治 2、主要历程: (1)战国:商鞅变法首次正式提出 * (2)发展: ①西汉:汉武帝推行 、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②明清: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阻碍了 的发展。 货币官铸 资本主义萌芽 * 3、对重农抑商的评价: 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前期 (1)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维护了政治稳定 消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 (1)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2)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重农”不错,但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则是错误的。 * (2012·全国大纲文综历史·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考点追踪 * (2011·江苏单科·1)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 三.明清闭关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政策 (2)原因: ①经济根源: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 ②政治原因:封建统治者加强人民的严密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麻醉中水电解质平衡管理.pptx
- 2025年新高考天津卷语文真题(解析版-).pdf VIP
- 腾势-腾势X-产品使用说明书-经典版(插混)-QCJ6490ST6HEV-腾势X插电式混动SUV用户手册20191212.pdf VIP
- 艾灸疗法ppt课件.ppt
- SHT 3225-2024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设计规范.docx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二十二.doc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六.doc VIP
- 三年级 上 音乐 苏教版.doc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五.doc VIP
- 2024江西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