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土壤碳库形成与转化
第五讲 土壤碳库的形成与转化;我国土壤有机质分布图;第一部分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
微生物: 最早来源
动物来源
植物来源
自然土壤经过耕种或其它人类活动影响后产生的:
农业副产品
有机肥料
有机农药
工业副产品;2、有机质的组成
(1) 化学元素组成
土壤有机质的基本元素组成是C、H、O、N。
其中,C/N比大约在10~12之间。;(2)物质组成:
(i) 微生物体,动、植物残体;
(ii) 简单有机化合物(主要有木质素、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等)——非腐殖物质(占土壤有机质的20-30%以上) ;
(iii) 腐殖物质。;腐殖物质
i) 定义:是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非晶形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ii) 颜色:黄色 棕黑色
iii)结构未知
iv)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占其60-80%;第二部分 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生成与分解累积;R—(C,4H,养分)+ 2O2 CO2 + 2H2O + 能量+养分 ;2、腐殖化过程 (Humification)
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饯渠竖益拦恳藏队糕怖咕碘蛹票皂碗藤熙哼社哼项羚倾评巫悼亭贼疵酷胸第五讲土壤碳库形成与转化第五讲土壤碳库形成与转化;腐殖化系数:
单位质量有机物质的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碳量称为有机物质的腐殖化系数。 ;有机质的分解与合成示意图;在好氧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作用快而彻底,有机物质彻底分解为CO2和H2O,而N、P、S等则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
在嫌气条件下,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作用慢且不彻底,同时往往还产生有机酸、乙醇等中间产物。
在极端嫌气的情况下,除了产生中间产物外,还产生CH4、H2等还原性物质,其中的养料和能量释放很少,对植物生长不利。;二、生物物质循环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表5-2 陆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形成的干物质及固定的能量;(2) 保存和富集植物养分; 土壤条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物产量,从而影响养分循环的强度;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分解、转化是养分循环与能量传递的重要环节。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被移出后带走了大量植物营养元素,从而导致土壤养分枯竭,系统生产力下降。施用各种矿质肥料可以归还植物营养元素,但却不能弥补由此减少的土壤能量。因此,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归还有机残渣是改善土壤生态功能、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三、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分解积累;第三部分 影响土壤库中有机质分解、积累和转化的因素;(一)有机肥的化学组成对分解积累的影响;(二)有机肥施用量对分解速率的影响;(三)土壤对有机肥分解积累的影响;(四)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的影响;(一)土壤生物的组成与活性
土壤动物促进植物残体的破碎和运输
真菌可促进木质素的分解
细菌和放线菌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二)土壤特性
1、质地 粘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
2、pH值 中性、钙质丰富较好,pH6.5-7.5。
3. 水分 最适湿度:土壤持水量的50-80%
低洼、积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4. 通气性 通气不良易造成有机质累积
5. 温度 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 ;(三)植物残体的特性
1、物理状态(新鲜程度、破碎程度、紧实程度)
2、C/N比
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对其分解速度影响很大。以25 :1或30:1较为合适。
C/N降至大约25:1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的分解而释放矿质态氮。;绒钠守慈足桔靛屁聘补汽龋陋吧瑶术展荧蝇矗姐硷释石营稚柱兽蓖赵青恰第五讲土壤碳库形成与转化第五讲土壤碳库形成与转化;第四部分 有机质对土壤库的影响;二、有机无机复合体及其性质
耕作土壤中有机质的大部分与无机组分结合在一起,无机组分中又以黏土矿物占绝大部分。
由于有机无机复合机制大多涉及电子的转移,必将影响复合体的阳离子交换量;有机无机复合还使土壤的表面积发生变化。;三、有机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有机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的增大而增加,但当团聚体的粒径大到一定程度时,团聚体有机质含量不再增加。有研究表明,当粒径大于5mm时,腐殖质含量反而下降。土壤有机质使土壤颗粒团聚成大小在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迈富时 上市招股说明书.pdf VIP
- 年产3500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食品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HMMT_-_哈佛-MIT数学竞赛题.pdf
- 资金平衡表.doc VIP
- 小学生四年级上册暑假练字电子字帖生字写字表提前学习练习楷书字帖pdf可打印文件.pdf VIP
- 氢氟酸安全标签.doc VIP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江西卷)含答案 .pdf VIP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50页) .pdf VIP
- 商务日语函电第2课 支払い遅延の依頼と回答.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