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害虫防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害虫防治

项目五: 地下害虫防治 * . 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在我国北方地区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 一、蝼蛄类 (一)分类:直翅目蝼蛄科,前足为开掘式 (二)为害特点:以若虫和成虫咬食幼苗的根茎(主要在苗床中为害幼苗)。同时,蝼蛄在表土活动时,造成纵横隧道,使幼苗与土壤分离而死亡。 (三)种类: 1.华北蝼蛄 2.东方蝼蛄 * 一、蛴螬类 (一)分类: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金龟甲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植食性种类中以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一些种类,发生普遍为害最重。 (二)为害:杂食性。幼虫终生栖居土中,喜食刚刚播下的种子、根、块根、块茎以及幼苗等,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则喜食害果树、林木的叶和花器。是一类分布广,为害重的害虫。 (三)形态特征: 蛴螬体肥大弯曲近C形,体大多白色,有的黄白色。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常为分种的特征。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10节称为臀节,其上生有刺毛,其数目和排列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 * *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① 冬前耕翻土地,可将部分成、幼虫翻至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 ② 合理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招引成虫飞入产卵,减少将幼虫和卵带入田间。 2、人工捕杀:施有机肥前应筛出其中的蛴螬。发现菜苗被害可挖出根际附近的幼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其停落的作物上捕捉或震落捕杀。 3、药剂防治: ① 土壤处理:在播种或菜苗移栽前进行土壤处理,亩用10%二嗪农颗粒剂2~3千克,或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千克,与15—30千克细土混匀后撒于床土上、播种沟或移栽穴内,待播种和莱苗移栽后覆土。也可亩用2.5%敌百虫粉剂2~2.5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150克拌适量细土施用。 ② 药剂灌根:在蛴螬发生较重的苗床和棚室,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各800倍液灌根,每株灌150~250毫升,可杀死根际附近的幼虫。 叶面喷雾:防治成虫,氧化乐果 * 华北蝼蛄 1.主要分布在北方 2.个体较大(4-6cm) 3.三年一代 * 东方蝼蛄 1.主要分布在南方 2.个体较小(3-3.5cm) 3.二年一代 * (四)防治技术 1.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2.利用灯光诱杀。 3.施用毒饵。生长期受害时采取的补救措施。一般把麦麸等饵料炒香,每667m2用饵料4—5kg,加入90%敌百虫的30倍水溶液150ml左右,再加入适量的水拌匀成毒饵,于傍晚撒于苗圃地面,施毒饵前能先灌水,保持地面湿润,效果尤好。 4.药剂处理土壤或药剂处理种子,参考蛴蛴螬防治法。 5.生长期被害,也可用50%辛硫磷或50%对硫磷或2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0倍液浇灌。此外,也可选用6%密达颗粒剂每667m2用5008拌细土撒施,效果好。 * 三、金针虫类 (一)分类:鞘翅目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 (二)为害特点:幼虫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主根受害部不整齐,还能蛀入块茎和块根。 (三)种类: * 沟金针虫 约需3年完成一代 * * 细胸金针虫 * (四)地老虎类 (一)分类:鳞翅目夜蛾科。常见的地老虎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八字地老虎。 (二)为害特点:以幼虫为害幼苗,1、2龄幼虫在土表或寄主的叶背和心叶取食;2、3龄幼虫将叶片咬成无数小孔或缺刻,有的也为害生长点,3龄以后入土,夜间出土咬断整株苗,连茎带叶,护入穴中,常留少许叶尖露出土表。 (三)习性;幼虫有假死性,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糖醋味。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 * * (四)防治方法 ⒈农业防治   ⑴除草灭虫   在春播前,进行春耕细耙的整地工作,可消灭部分虫卵和早春的杂草寄主。   ⑵清理田园   在作物苗期或幼虫1、2龄时结合松土清除田内外杂草,沤肥或烧毁,便可消灭大量的卵和幼虫。 ⒉成虫诱杀   ⑴利用糖、醋、酒液诱杀成虫,诱蛾剂配方见粘虫。   ⑵黑光灯诱蛾,结合其它害虫同时进行。 ⒊人工捕杀幼虫   每天早晨到田间,扒开新被害植株的周围或畦边田埂阳坡表土,捕捉幼虫杀死。 4.生物防治: 地老虎的天敌较多,如中华广肩步行虫、甘蓝液蛾拟瘦姬蜂、夜蛾瘦姬蜂、螟蛉绒茧蜂、夜蛾土茧寄生蜂、伞裙追寄生蝇、粘虫侧须寄生蝇、饰额短须寄生蝇。此外,有虻、蚂蚁、蚜狮、螨、蟾蜍、鼬鼠、鸟类及若干种类的细菌、    * ⒋化学防治   ⑴毒土或毒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