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民国前期的湖北建制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前期的湖北建制研究

民国前期的湖北建制研究 整个民国时期湖北建制的历史,可以1926 年9 月北伐军攻克武汉为标志,分为前后两 个阶段,前一阶段大体上是北京政府(或称北洋政府)时期,后一阶段则是国民政府时期。 民国肇基于辛亥革命,但革命者主导地方建制的历史是短暂而局部的。民国前期地方建 制的主导者,总体上说,是握有中央和地方大权的北洋军政势力。 清朝的垮台,是与各省纷纷宣告“独立”相伴随的。在此前提下成立的民国,中央集权 院 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长期存在。这里所谓的地方,主要是省一级地方。清朝三级地方行政建制 中,原有的府、直隶州厅一级在民国后被裁撤,取而代之的是道,形成了新的省、道、县三 学 田 级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则省权必弱;道之设也,本拟以分省,省不分,则道必虚。民国 前期的地方行政建制,始终遵循着这样的逻辑。 雨 司法、警政建制方面,民国前期继承了清末的遗产,并稍有发展。 业肖 第一节 民国湖北建制的起点——湖北军政府 职 湖北是辛亥革命的首义省份,武昌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湖北军政府,是民国湖北建制的 授 起点。武昌起义后湖北的一些建制方面的创制,对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为稍后的南京、北 年 京的民国中央政府所重申,推向全国。 教 一.军政府内部建制 青 起义的前夕,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曾密谋建立一个由革命党人组成的军政府,充当起义 的领导指挥机关和临时政府,拟设总理一人,下设军务、参议、内务、外交、交通等部,总 北 副 理和各部的正副部长都由革命党人担任。然而由于密谋事泄,革命团体的领导骨干或被捕被 杀,或被迫逃亡。1911 年 10 月 10 日,革命者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仓猝起义,推出一个以 湖 、 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 湖北军政府也称鄂军都督府,成立于武昌起义之次日,即 1911 年10 月11 日。由于黎 任 元洪不仅没有革命热情,甚至对扮演“泥菩萨”的角色也不情愿,于是革命者就组成了谋略 处,由这个机构操持了湖北军政府最初事务。 主 谋略处仅存在几天时间,但它也做了几件大事:宣告革命要建立的新的中国为中华民国, 湖北的革命领导机关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废清朝之年号,采行黄帝纪年,本年为 黄帝4609 年;宣布以十八星旗为革命军旗。 然而在革命政权的建设上,革命者却缺乏积极自觉的作为,倒是被革命洪流裹挟的立宪 派异常活跃。前清湖北咨议局长汤化龙等人成为军政府的设计者。他们绕开谋略处,起草了 《军政府暂行条例》,并依据此《条例》建起了湖北军政府的基本框架:军政府以都督为首 领,下设军令、军务、参谋、政事四部。 这个条例明显是汤化龙为黎元洪和他本人“量身定做”的。它规定都督统揽大权,又强 调“军民分治”,因而形成的实际权力格局是黎、汤分掌大权,军事三部即军令、军务、参 谋三部,这是汤化龙等无法干预的;而政事部也就是民政部,黎元洪也不想染指,此前黎希 望汤化龙等“出而相助”时,就对汤化龙等说过:“余以武人素不习民事”,将民事方面的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