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自然科学论食品料理
由自然科學
論食品 料理
103-2張文亮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 ,採取創用 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 3.版0 授權釋出】
1
料理的歷史
自從有人類,人類就尋找「好吃」但
好吃不代表有好的品質
每一次吃飯,尋找一次滿足好吃的心
理企求
2
好吃的指標
顏色
味道
香味
形狀
乾濕、軟硬、大小、黏稀、
冷熱、清濁、有否彈性?
3
料理的科學
1.酵母發酵,產生 CO2 ,烤後膨鬆
2.加熱殺菌,改變質地、香味
3. 「炒」的科學-高溫攪拌、混合
4. 「蒸」的科學-水蒸氣的均勻間接加熱
5. 「炸」的科學-迅速脫水,內外食物質地的 不
6. 「燉」的科學-高溫,質稀爛
7. 「烤」的科學-間接隔空加熱,香味溢出,內外不同硬軟
8. 「爆」的科學-快速高溫
4
調味料
鹽味 (鹹)-刺激口感,顯出食物的鮮味,人類
永不厭煩的味道
甜味(甘) -糖醋里肌、咕咾肉,刺激口味
酸味 -增加胃對多油食物消化,如酸菜豬腸,故
稱去油膩
辣味(辛)-蔥、薑、蒜,有特殊香味,口感 刺
激
苦味 -陳皮、丁香,去腥臭
5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轉載自 Microsoft Office 2013 PowerPoint設計主題範本。
1-6 本作品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 及著作權法第42 、52 、65條合理使用。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