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高考地理复习 第4章 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销研究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第4章第2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mdash;mdash;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在历经59年的波折和期待之后,两岸的客机、轮船和信件,在2008年12月15日历史性地跨越台湾海峡,不再绕经第三地而直接通往彼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而福建厦门港与金门港在此之前已开始了“小三通”试点。 * * 台湾曾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但近10年来,台湾经济增长放慢,发展困难增大,竞争力下滑,甚至出现经济边缘化危机。根据以上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优势的条件是( ) A.资金、技术 B.资源、劳动力 C.市场、交通 D.政策、劳动力 A * (2) 2008年12月15日,大陆的天津、上海、太仓、福州、厦门、泉州与台湾的高雄、基隆,共八个港口开启海上直航,大陆各港中以厦门港口的综合区位优势最突出,原因主要有:与台直线距离近、运输时间短,运输成本低;厦门及福建其他地方台企较多,物流需求旺盛;方言相通(闽南语),方便交流;厦门港与金门港已开始了“小三通”试点。(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 (3)从地理角度分析制约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答:地窄人稠,人均资源不足;岛内市场狭小;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4)简述两岸实现直接“三通”在经济领域的深远影响。 答:三通直航不仅直接降低两岸货物和人员往来成本,而且还将对两岸产业发展以及两岸经济整合产生深远影响。 * ①两岸基本实现直接通航,在经济层面上的深远影响在于:将加速两岸经贸的双向、直接交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加快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 ②“三通”后,人员、技术、资金、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通,两岸企业即可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布局。两岸产业将加快对接与融合,向更高的研发方向发展;也可向台湾研发、大陆制造行销的分工模式发展。 * ③同时,三通直航还将有利于服务业台资“登陆”。两岸直航之后,必将加快仓储、物流、金融等相关台资产业“登陆”,促进两岸产业形成更紧密的供应链与产业分工。 ④两岸三通,还将有利于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总之,三通之后,两岸将建立更紧密的经贸联系,进一步建立有效、稳定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从长远来看,经贸关系正常化将是两岸交流的大势所趋。(言之有理即可) *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相对于福建的优势是资金和技术。怎样确定开启海上直航的八个港口综合优势谁最突出呢?一要看图中各港口与台湾高雄、基隆港距离的远近,二要注意题目中:“福建厦门港与金门港在此之前已开始了‘小三通’试点”,有提示作用。制约台湾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要从台湾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特点及国际环境来分析。提示:若没利用好题目中的提示信息,容易错误判断最具综合区位优势的港口是福州。台湾经济发展受制约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 *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必修三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 考点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区位条件 *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的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2008年珠三角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7万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1%。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珠三角正在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 *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项选择)( )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劳动 轻纺 CD *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 以 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