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口传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语境 - 广西民族大学机构知识库.pdf

论口传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语境 - 广西民族大学机构知识库.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口传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语境 - 广西民族大学机构知识库

论口传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语境 黄晓娟 内容提要 “ ”。 ,   口传文学是 与生命相依的文学 在文学审美意义上对于 口传文学的研究 要突破在神话记忆和原始思维层面的论析,发掘其在进入书面文学过程中所遗失和剥离 的成份,构 , 。 , 建现代研究体系 促使这一传统 自然延续 气韵兼备的口头文学 是富于动 , , 态和生命气息的文学形式 不仅仅是田野的采集或类型的分判 也不等同于民间文化和 。 。 民俗学 那种将书面文学和 口传文学二元对立的审美分析是应该被摒弃的批评姿态 浩如烟海的口传文学在岁月的长河中,有的如清风掠 过,在流转中遗落、消失;有的只留下花开的声音和飘散 口传文学的本源性与精神自律 的花瓣,在空气中散发着它们的气味;更多的是犹如一条 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汇聚成浩瀚的大海。在这宽广无边的 口传文学无形又无处不在,在每个人或深或浅的记忆 海洋中,不同的生命气象,竞相开放。尤其是那些诞生在 中,都会留存着长辈代代口传的 “古经”或 “故事”,这些 草原上、高山中、田野里、小河边的口传文学,如藏族的 《格 故事或多或少地会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内化为精神的自律。 萨尔王传》、蒙古族的 《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 《玛纳斯》 口传文学是一种传统精神、人生教育的方式,是富有道德 等等,质朴纯真,经过岁月的锤炼,在一代代人的讲述中 感的生活内容和感情历史,也是族群记忆的代代相传。正 破茧成蝶,在生生不息的传承中,滋养着一个又一个时代 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佤族史诗 《司 的心灵。记忆,就这样在 口耳相传中走出了时间。 岗里》中所说的:“如果你不知道司岗的葫芦,你就不是真 目前,学术界关于 口传文学的概念有着较为宽泛的理 正的阿佤”。同样,在苗族古歌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苗族理辞 解。一般而言,口传文学指的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 “不仅仅具有 ‘法’的性质功能,它还是苗族宝贵文化遗产 承传的文学作品。 “口头文学是指民间文学中纯粹 口头讲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了解和认识苗族的社会性质、社 述、吟诵的口传文学或口头创作。口头文学与口头语言密 会结构、社会关系、文化特征、历史渊源、迁徒历史、伦 切相关,是 口语语言的艺术。从形式上看这类 口头文学就 理道德、行为规范、哲学思想、原始宗教、世界观、价值 有散说 (叙事)体和韵说 (抒情、叙事或抒情叙事相间)体。 观的珍贵文献,堪称一部苗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从体裁上看,散说体有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韵说 是文化人类学研究极其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 体有古歌、山歌、情歌、生活歌、长诗、儿歌等;散韵相 口传文学是具有灵性价值的文学,凝结着民间的情感、 间体则有谜语、谚语等。” 精神和生命,具有深邃旷远的哲理。在一定意义上,口传 口传文学是集体智慧和个人生命体验的结晶,以口 文学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情感意识和道德思想不断完善 耳相传的方式代际传承,是一种活的传统 ,一种与生活 的过程。口传文学用语言营构的文化空间,在精神层面形 情景同在、与生命相依的动态的文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