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成都城市人口发展述论 - 第四纪研究
近代成都城市人口发展述论
何一民
一、清代成都人口的增长
自明朝中叶以来,四川人口就呈现停滞和萎缩状况。成都是四
川的政治、经济中心,因而也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重点,故成都
遭到的破坏十分巨大,人口减耗也特别惊人。从崇祯七年(1639
年〉到康熙二十年(1681 年),成都数被兵草,地荒民流①。康熙
初年,社会稍微安定,一些流散他乡、遁迹山中的民众始各返原籍,
但此时成都也仅只有残民数百家。成都附近的温江县原是经济
富庶的大县,经明末清初的战乱,人类几灭,劫灰之余,仅存者范
氏、陈氏、卫氏、蒋氏、鄙氏、胡氏数姓而已。清顺治十六年查户口,
尚仅 32 户,男 31 丁,女 23 口。擦擦莽莽,如天地初辟。②
清朝在四川的统治趋于稳定巩固之后,四川人口锐减的现象
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采取种种措施鼓励人口增殖。康熙四年,四
川巡抚李国英奏请擂两湖、两粤、闽黔之民实东西川,耕于野,集
江左右、关内外、陕东西、山左右之民,藏于市。③康熙七年0668
①徐乾学《园文集,卷 23.
②民国f温江县志》民政、户口.
③ 4 清圣祖实录》卷 36.
• 195 •
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又提出鼓励官员招楝外省居民来川的主张。清
廷采纳这些建议,于康熙十年0671 年〉颁行定四川垦荒代用
例,以招楝流民,垦荒成熟,为地方官员升迁的标准①。康熙二十
九年,清王朝又进一步规定以四川民少而荒地多,凡流寓愿垦荒
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并准其子弟入籍考试,如中试后回原
籍并往别省居住者,永不禁止②。其后,清王朝还不断采取多种措
施保证移民入川的进行和移民在川安居乐业。在这种情况下,外省
的移民大量入川,一直延续了几十年,从而使四川人口大幅度增
加。乾隆年间,四川人口己逾千万,嘉庆二十年,四川人口则达 人③。到宣统年间,四川人口增至 5000 万左右,居全国各
省之冠,占全国总人口 13%强。成都是四川首府,清统治者移民的
主要地区之-;加之成都地区田肥土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拥有
较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移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故大批移
民首先来到成都平原定居,他们斩荆棘,驱虎豹、修水利,建家园,
使成都平原的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数百里荒原又变成
沃土。成都人口也逐渐增加,并呈现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康熙初年到康熙末年,成都人口呈高速增长趋
势。据康熙《成都府志》载,康熙三年(1664 年) ,成都县仅有编户 4
里 440 户,华阳县有编户 4 里 440 户,两县合仅 8 里 880 户,如按
通常每户平均 5 口人计算,那么也仅只 4400 人左右。而且这些编
•
户也并不完全集中在成都城内,相当部分是分散在农村。但到康熙
五十年(1711 年) ,仅华阳县一县人口就增加到 48893 户 205661
鸣,
人④,已接近明朝嘉靖至隆庆时期 22550 人的统计数据⑤,由于康
熙三年,华阳县人口基数低,因此在近半个世纪中,华阳人口增加
的速度空前惊人,户数增加了 111 倍,人口增加了 93.5 倍,净增人
① f清朝文献通考,卷 2.
②《清朝文献通考卷 19.
③嘉庆f 四川通志).
④襄庆《华阳县志).
⑤《读史方舆纪要).
• 196 •
口 20 余万人。按人口年平均增长公式计算ER= 扩pnjPO_ l(R=人
口年平均增长率、pn=报告年年中人数、po=基年年中人数),此一
段时期华阳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4.Y 205661/2200-1 = 1 远远超
过清初全国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6%0的速度。这种超常的人口
增长是由移民活动造成的人口机械增长。
第二阶段,从康熙末年到嘉庆年间,成都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康熙末年,移民入川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