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美国少年法庭存废之争
当代美国少年法庭存废之争[摘要]19世纪初期的美国,对犯罪少年、受忽略的少年以及流浪街头的少年的处置与成年罪犯是一样的。后来出现的各种少年救助运动是少年法庭诞生的前奏和准备,尽管现代学者一般认为早期的救助少年者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小是出于慈爱。1900年美国少年法庭的设立开创了少年司法制度的新纪元,该法庭以关心、爱护并矫治失足少年为宗旨。然而,随着少年暴力犯罪率的增长,严厉惩罚犯罪少年的呼声越来越高,少年案件诉讼“成人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撤销少年法庭的呼声也出现了,并且该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少年法庭的支持者也大有人在,他们主张应该对少年法庭保留与完善。
[关键词]救助少年运动;少年法庭;存废之争
[中图分类号]D99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对少年违法犯罪的司法处理进行探索,但少年司法制度的正式建立则是以1984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建立为标志。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虽然比美国晚了将近80多年,但它却从一诞生就摆脱了长期困扰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双保护”之问的难题,以鲜明的中国特色,遵循对违法犯罪少年“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在预防和治理少年违法犯罪、保障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可以说,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建设方兴未艾。
在此建设过程中,密切关注美国少年法庭改革的新动向,汲取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是我国少年法研究学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即对美国少年法庭近期的改革状况进行探索。
一、少年法庭产生与改革的简要历史回顾
(一)19世纪的救助少年运动――少年法庭产生的前奏
19世纪初期的美国,对犯罪少年、受忽略的少年以及流浪街头的少年的处置与成年罪犯是一样的。被证明有罪的少年将受到与成年罪犯相似的严厉惩罚。成人刑法典适用于少年罪犯,也没有少年法庭。后来,各种针对少年的具有人道主义色彩的刑事诉讼法规相继出现。例如,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为了避免少年入狱而于1841年就设立了缓刑制度。许多学者也都强调少年保护的公共利益性。并且,人们成立了各种救助少年的组织,这些组织有避难所(House ofRefuge)rr、帮助少年协会(Childrens Aid Society)以及预防少年受虐待协会(Society for the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Children)。
早期救助少年运动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人们还有不同看法。一些历史学家坚信该目的就是那些热衷于公其事业的市民们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展示。然而,现代学者对救助少年运动作了重新评价。在《救助少年者》一书中,安少尼M?帕特(Anthony M.Platt)指出,统治阶层救助移民及城市贫穷者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他说:“救助少年者不是人道主义者:第一,他们的改革不是建立一套新的司法制度,而是对19世纪期间非正式形成的传统政策的巩固;第二,他们私自任意假定了少年的天生独立性,从而设立特别法庭对少年施以并不合适的惩罚;第三,他们对犯罪少年的态度基本上是慈爱与浪漫的,然而他们的命令却以强制力为后盾;第四,他们建立的少年矫正制度对少年意味着更长的刑期、更长的劳作时间、军事化纪律、对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接受以及学习更低级的劳动技术。”
其他一些批评家也发现,早期的救助少年者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出于慈爱。例如,软德尔(Randall Shelden)与利恩(Lynn Osborne)在调查田纳西州(Tennessee)的孟费斯城(Memphis)的救助少年运动时发现,这些救助少年运动的领导者都是一小群上层社会的市民,他们希望控制下层社会少年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
(二)少年法庭的产生
美国救助少年运动发展的高潮是1899年7月1日伊利偌伊斯州(Illinois)第41届州议会通过了《少年法庭法》,并根据该法规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独立的少年法庭。尽管人们对该少年法庭宗旨的理解不一,但毫无争议的是,伊利偌伊斯州的《少年法庭法》使“少年犯罪”(IuvenlleDelinquency)成为一个法律概念。受忽略少年与犯罪少年的差别也得到了人们的承认。最为重要的是,伊利偌伊斯州的《少年法庭法》规定了专门针对少年的缓刑制度。而且,该法规允许少年被送交给政府监护。至1917年,全美只有3个州没有建立少年法庭;而到1925年,实际上每个州都设立了少年法庭。
伊利偌伊斯州《少年法庭法》的宗旨究竟是什么?传统的解释是:改革者真诚地为了少年的最大利益。正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艾白(Abe Fortas)法官1967年在极具里程碑意义的高尔特案(In re Gault Case)中所说:“对于成人的诉讼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SH∕T 3553-2024 石油化工汽轮机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电气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软件开发工具unsp ide使用说明书.pdf VIP
-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英语 Unit 3 Period V Culture Corner & Bulletin Board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 VIP
- 老年病多学科诊疗模式.pptx VIP
- GPX 生产手册.pdf VIP
- 老年病多学科诊疗模式.pptx VIP
-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英语 Unit 1 Lifestyles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1.ppt VIP
- 新课标高中英语 教师用书配套资料 Unit1~2 阶段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