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_魏晋南北朝时期201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_魏晋南北朝时期2015

(2)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③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孝文帝要使其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政策乃至文化习惯等方面的要素都符合儒家的礼教规范。 经济方式:畜牧业为主游牧生活—农业为主定居生活 阶级关系:鲜卑劳动者—中原农民 鲜卑贵族—中原地主 移风易俗: 实行汉制: 性质: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3、影响 推动北方经济迅速恢复与繁荣, 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民族大融合。 2. 措施(从文化 制度 社会各领域汉化) 政治: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经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社会:设立三长制。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易服色,讲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等。 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影响: 推动北方经济迅速恢复与繁荣, 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民族大融合。 4. 特点: 前期改革:制度创新 后期: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全方位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从文化、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全面封建化, 还有制度创新,使鲜卑族拓跋部实现了从 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的飞跃。 孝文帝的全面汉化政策,是胡族政权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被中原文明所同化,正如《魏书》所说:“礼仪之叙,粲然服刑;河洛之间,重隆周道。” 日本学者谷川道雄在他的论著中指出,力求突破种族血缘的阻碍,建立一个更具有公共性的国家,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政策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 北魏政府任命地方豪强为宗主来管理当地事务,可以继承和内部转让,权力很大。 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 赋税制度混乱 *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主、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为宗主,与堡户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编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组织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帅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冒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税。-《魏书·食货志》 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什么制度? 该制度的推行有什么危害? * *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 公元484年,北魏帝国掀起一场反腐风暴,郡县长官因贪污被处死的有四十余人,这是因为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什么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 公元484年,北魏帝国掀起一场反腐风暴,郡县长官因贪污被处死的有四十余人,这是因为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什么措施?实施这一措施的原因是什么? * 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治上: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经济上: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军事上:北方柔然的威胁 地理上: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 * 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政治上: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经济上: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军事上:北方柔然的威胁 地理上:偏居塞上,难以经略中原 * 你觉得是北魏洛阳的什么景象让南梁大臣陈庆之感叹不已?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文化和制度的封建化程度。 士族制度在洛阳的的盛行说明北魏 统治模式发生怎样变化? 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 * . 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这些雕像的共同特征是: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体现了原始佛教的特点.龙门石窟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 *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美好愿望。它的书法艺术,是以汉隶和晋隶为基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杂糅各家之长而自成一体。既有隶书古朴刚健的风格,又有楷书端庄大方的神韵。代表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极高成就,是“魏碑”体中的精品。 中国古代史 中华文明的兴起——先秦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清(鸦片战争前) 农民 宗主 北魏政权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