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湖南大学
《机械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课程代码 ME04006、04017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英文名称 Mechanical Principles 课程性质 学类核心课 学??分 3 总 学 时 80(64+8+8) 先修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 开课学期 2015-2016春季学期 适应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课程描述
中文: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教师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确定机械设计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以及具有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英文:
Aiming at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machine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reliminary capability in mechanism analysis and design,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are the structure and motion principles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and the kinematics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sms, that study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of the kinematic.
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
机械原理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教师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确定机械设计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以及具有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教学重点:机械、机器、机构的概念。
教学难点: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内容:①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要求:掌握)
②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现状(要求:了解)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计算。
教学重点: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计算。
教学难点: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自由度计算中的虚约束。
教学内容:①机构的组成(要求:重点掌握)
②机构运动简图绘制(要求:重点掌握)
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要求:重点掌握)
④机构自由度计算及其注意事项(要求:重点掌握)
⑤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要求:了解)
学时分配:6学时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利用速度瞬心分析机构速度的方法,用解析法作机构运动分析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利用速度瞬心作机构的速度分析,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教学难点:速度分析中多构件机构速度瞬心的确定及利用。
教学内容:①用速度瞬心做机构的速度分析(要求:重点掌握)
②用解析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要求:掌握)
学时分配:5学时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和有摩擦时机构各构件的受力情况的分析。
教学重点:运动副中摩擦力,有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教学难点:转动副中总反力的确定,有摩擦时机构各构件的受力图的绘制。
教学内容:①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要求:掌握)
②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要求:重点掌握)
学时分配:3学时
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及自锁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
教学重点: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
教学难点: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
教学内容:①机构的效率(要求:重点掌握)
②机械的自锁(要求:掌握)
学时分配:3学时
第六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四杆机构的工作特性,基本形式及演化,掌握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四杆机构机构的设计。
教学难点:倒置法设计四杆机构。
教学内容:①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要求:了解)
②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要求:掌握)
③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
④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要求:重点掌握)
学时分配:6学时
第七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掌握用反转法原理设计凸轮的廓线。
教学重点: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教学难点:用反转法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