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人自编地理科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康軒版「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地理科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單元名稱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 班級 2-13 人數 39人 教材來源 康軒版第三冊
第一單元第6課 指導老師 時間
教材研究
(教材分析) 1.瞭解農牧發展與環境變遷的關係
2.瞭解經濟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3. 學生學習條件之分析 學生已學習過「翰林版第一冊第一篇第1章和第2章」,並已認識台灣的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和瞭解台灣的地形。 教學方法 講述教學法 實習教師 教學資源 黑板、課本、圖片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認知部分
1.認識台灣的海岸環境
2.認識台灣的離島環境
技能部分
情意部分
1-1說出海岸分類的依據
1-2說出北部海岸的地形特徵
1-3說出南部海岸的地形特徵
1-4說出東部海岸的地形特徵
1-5說出西部海岸的地形特徵
2-1說出「離島」的定義
2-2根據圖1-1-3,指出各離島的位置
2-3說出屬於火山島的島嶼
2-4說出屬於珊瑚礁島的島嶼
2-5說出澎湖群島的地理概況
2-6說出金門和馬祖列嶼的地理概況 單元名稱 海岸與島嶼 班級 1-13 人數 39人 教材來源 翰林版第一冊
第一篇第3章 指導老師 時間
90分鐘 教材研究
(教材分析) 1.認識台灣的海岸環境
2.認識台灣的離島環境 學生學習條件之分析 學生已學習過「翰林版第一冊第一篇第1章和第2章,並已認識台灣的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和瞭解台灣的地形。 教學方法 講述教學法 實習教師 教學資源 黑板、課本、圖片 目標號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分) 效果評量
1-1
2
3
4
5
2-1
2-2
2-3
2-4
2-5
2-6
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
教師熟悉、分析教材,並蒐集相關資料。
準備課堂所需的照片。
閱讀教材相關之資料,釐清概念。
教師指導學生預習本課課文。
引起動機
方案一:教師詢問學生的海邊旅遊經驗。
方案二:教師呈現台灣四段海岸的照片景觀(台灣飛覽),並簡略說明海岸特色。
發展活動
(一)經驗報告
延續引起動機,請學生說明所旅遊的地點,及該海岸特色。
教師講解:
台灣的海岸環境除了同學所說的沙岸外,還有其他跟他不一樣的海岸喔!我們先看看課本,課本上說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約1140公里…………..。
(二)出示本課研究問題,如單元目標所示
(三)觀察、討論、報告
1.認識台灣的海岸環境
教師說明海岸分類的方法,並講解圖1-3-1
講解: 沙岸
A.依組成分子不同 岩岸
組成分子
分布位置
海岸線
港灣島嶼
沿岸平原
產業活動
沙岸
西岸
平直
少
廣闊
農業、鹽業、陸運、養殖漁業
岩岸
北、東、南岸 曲折
多
狹窄
航運、漁業
B.再細分依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徵,分為北、東、南、西四段(見圖1-3-1)
(2)教師講解北部海岸的地形特徵,並配合課本圖片說明
講解:
岬角與海灣相間(照1-3-4)→曲折多灣(以手做比喻):由於地層走向與海岸垂直,加上海水差異侵蝕,所以岩性軟弱的岩層被侵蝕形成海灣,然後蓄沙成為沙灘,岩石堅硬部分不易侵蝕而突出海面形成海岬
海風及波浪(東北季風盛行之故)造成強烈風化與侵蝕作用:複習風化與侵蝕作用→岩石在原處因組織發生變化而生崩解成為「風化」,風化物質被水或風帶走即為「侵蝕」。
奇岩怪石(如風稜石、女王頭),富觀光價值(照1-3-1~1-3-3)
(3)教師講解南部海岸的地形特徵,並配合課本圖片說明
講解:
A. 珊瑚礁岩構成(珊瑚蟲死後的骨骼堆積鈣化後形成岩石,海底隆起而露出海面)→地表崎嶇凹凸(問:赤腳踩在珊瑚礁岩的感覺)、岩塊造型奇特(照1-3-5)
B.溫暖、清澈、鹽度適中、陽光充足的淺海(以嬌嬌女或千金大小姐做比喻):浮潛盛行
(4)教師講解東部海岸的地形特徵,並配合課本圖片說明
講解:
A. 氣勢雄偉的懸崖峭壁(照1-3-6):板塊運動造成岩層斷裂,可用兩手的推擠做比喻
B. 海岸線平直(見圖1-3-1)
C. 天然港灣及島嶼較少:與海岸線平直密切相關,東部規模較大的只有花蓮港
(5)教師講解西部海岸的地形特徵,並配合課本圖片說明
由泥沙或石礫堆積而成
海灘寬廣:可供遊憩,如旗津、西子灣;入海坡度緩:因海邊多為平原地形,與東部
相異
海岸線平直,缺乏天然港灣:昔日的安平港、鹿港均為人工港,泥沙易堆積港口,造成港口不利航運而終漸消失
沙洲與潟湖→利於從事水產養殖,蚵架及魚 塭廣布:(補充蚵的養殖方法)
(6)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隨堂練習
提示1:想想看適合珊瑚生長的自然條件?對水溫、水質的要求?
提示2:再想想看西部海岸的海岸類型?
講解:
珊瑚礁對水溫、水質要求極高,只要海水混濁,營養鹽成分不對或溫度上升,珊瑚會白化死亡,台灣西部海岸多沙岸,沖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