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另外一个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上另外一个我   摘 要:每每读到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的作品,就不禁想起中??文学史上一位光彩夺目的女诗人--李清照。这两位独具特色的女诗人不仅人生经历相似,作品风格相似,而且在文学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文化遗产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人生经历;作品风格;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I106.2;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52-02   许多读知道阿赫玛托娃的名字,都是因为被她的《黄昏》深深吸引。这位女诗人的笔触如此细腻,寥寥几笔就能准确勾勒人物的心态,让人读之千般咀嚼,不忍放置。就是因为这种感觉让读者似曾相识,才让许多想起李清照的诗句,因为读李清照的诗也有这样的感触。这也许是本文要研究这两位带给作者同样震撼的诗人有何相似之处的原因。   一、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出生背景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著名的女诗人,阿克梅派代表人物,是俄罗斯诗歌史上的月亮。众所周知,俄罗斯诗歌史上的太阳是俄罗斯基本语的奠基人――普希金,那么能与之并肩的阿赫玛托娃的艺术造诣可想而知。阿赫玛托娃原姓戈连科,1889年6月23日生于敖德萨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1岁举家搬迁到彼得堡近郊黄村,在普希金的母校读中学,并开始写诗。   李清照生于1084年3月13日,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李清照从小就在一个充满文学氛围的家庭中成长。   这两位在各自国家文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诗人虽然年纪相差800多岁,但是她们身上却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她们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女性形象,为世界诗歌文化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人生经历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惊奇地发现,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是如此的相似,就像活在世界另一端的另一个自己。   首先,阿赫玛托娃与李清照都出生于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庭中。虽然阿赫玛托娃的父亲并不赞成她写诗,甚至禁止她用自己的姓氏发表诗歌,但是家庭教育的影响还是造就了她深厚的文学素养;而李清照的家庭乃书香门第,父母藏书丰富,这为李清照夯实了坚定的文学基础。两位诗人都是年少成名。阿赫玛托娃在1912年发表第一本诗集《黄昏》,2年后又发表著名的《念珠》,这两本唯美主义诗集让她名声大噪;李清照少年时期就写出让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和《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其次,两位女诗人都嫁给了另一位当时的著名诗人。阿赫玛托娃1910年高校毕业后就嫁给了恋爱6年的诗人古米廖夫。然而他们却在1917年离婚,两位向往自由的诗人认为分手是最好的选择。李清照18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二人婚后生活非常幸福,琴瑟和鸣,然而不幸的是,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死于建康。   这两位女诗人的诗歌里都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赞美,这与其婚姻、恋爱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令人称奇的是,这两位女诗人的艺术成就都远远超过了其丈夫,这令“大丈夫们”感到无可奈何。   再次,这两位诗人中晚年的经历颇为相似,她们都处于社会动荡和历史变革时期。阿赫玛托娃经历了“十月革命”、卫国战争,晚年更是遭到法西斯强权的迫害。然而,至始至终,阿赫玛托娃都没有背弃她心爱的祖国。在这样痛苦不堪的生活里,在精神和现实双重折磨的下,她却创作出史诗巨作《安魂曲》和《没有主人公的抒情诗》,迈向了创作高峰,她用一颗慈母之心感受祖国人民的悲痛和苦难。李清照也在晚年面临着历史巨变。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克汴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宋高宗逃跑,赵明诚次年死于建康,李清照晚年凄苦。在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背景下,李清照并没有被打倒,而是提笔写下《声声慢》、《咏史》和《夏日绝句》这样的诗词。   三、阿赫玛托娃和李清照相似的创作风格转变   早期两位女诗人的作品都比较委婉,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情怀。中后期的作品内容都更加丰富,饱含爱国主义情怀。   阿赫玛托娃的早期作品语言风格简洁、自然,人物丰满、真实。她是从女性视角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阿赫玛托娃的作品深受普希金的影响,继承了俄罗斯诗歌的传统和现实主义小说的风格。她的作品中诉说了诗人的孤独和对真正爱情的渴望,但是又往往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人的内心。早年的阿赫玛托娃是位多愁善感的抒情诗人,例如1911年的作品《在深色的面纱下》:“今天你为何如此憔悴?”“是因为,我用苦涩的忧愁把你灌得酩酊大醉。”“我急喘着,高声喊道:‘那一切不过是玩笑。我会死去的,你若一走。’你平静地一笑,冷冷地对我说:“别站在风口里。”用简单的笔触诉说男女主人公分别的离别之苦。然而“十月革命”的来临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