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土历史课件
潍坊历史与文化;位于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冢子后村南,《潍县志稿》载为夏代寒国首领寒浞之墓。封土高6米,周长204米,黄土夯筑,封土东侧为一断崖。;寒亭禹王台;禹王台村位于高里镇政府驻地北7公里,潍九路东侧,全村耕地面积181公顷,现有395户、1241口人。
??? 禹王台村因村内禹王台而得名。禹王台位于村西南角,海拔22.47米,底径约7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大禹治水纪念地,一说是秦始皇所筑。清乾隆《潍县志》云:“禹王台在望海门(旧潍县)北六十里,相传大禹治水时所筑,有禹(王)庙在”。民国三十年《潍县志稿?疆域志》称:“禹王台又云望海台,因上有禹王庙,呼为禹王台,盖即《水经注》所称秦始皇所筑之台也。”
??? ;历代文人学士对禹王台来历和景色多有论述。清光绪年间张府之《禹台论》认为:此台始名“望台”,后称“禹台”。初为望海而设,邻海南岸,度地而筑。后沧海桑田,海水后退数十里,村庄渐多,望海水而不得。遂感念上古大禹治水的恩德,借“望台”而名为“禹台”。清代进士、南孙乡傅王庄人傅廷兰在《民台十景诗序》中对禹王台多有描述:禹台高数十仞,围十亩许,遥望如海岛。上大禹庙垣之西,为道人植棉艺谷处,古柏古槐皆数千年。人临其上,面南山而临北海,俯视阡陌村落。四时景物,春则麦浪千顷,夏则黄云十里,秋来秫熟,如红玉覆地,十月芦开,若雪花布天。当水潦盛长,汇为泽国,则烟波浩淼,茫无际涯,有太湖、洞庭之观。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月十五日,海水涨潮,时潍县知县郑板桥来此勘灾,曾留下《禹王台北勘灾》诗,并书“文明四海”匾悬于大殿。
???; 台上早期建有禹王庙和狐仙祠。清乾隆年间,又在禹王庙旁建土地庙。这些庙宇,阅尽沧桑,香火鼎盛。1938年日伪武装将台上庙宇焚毁,后再无重建。今远望该台,仍呈拔地挺勃,突兀陡峭,气势磅礴之势。台上古迹现露,草木点缀,清逸雅致。1980年,禹王台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古迹。1992年以后,重修禹王台庙宇,分别供奉大禹、仙姑和神医胡老三。每年正月十六日禹王台庙会,是当地一大盛会,极尽繁盛,影响所及方圆百里。
; 一空桥村位于高里镇中部镇驻地东侧,全村耕地面积278.66公顷,765户,2207口人。
??? 宋末刘姓在此立村,取村名为大刘家庄。村前200米处有一座古石桥,名“一空桥”,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建。后石桥知明度越来越高,村名渐渐改为一空桥。
??;? 一空桥横跨在大于河故道上。今桥宽4.7米,高5米,孔跨5米,利楔型带卯榫石块嵌砌而成,结构坚固。因桥为拱形,只有1孔,故名一空桥。桥面上留有清晰驴蹄印和车辙印,传是八仙之一张果老骑驴和柴王爷推车从桥上经过所致。桥面北侧,镶有高浮雕龙头,南侧镶有浅雕龙尾,象征河流如巨龙直奔北海。一空桥现为潍坊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寒亭街道杨家埠村位于潍坊市寒亭区政府南1.5公里处。该村共有380户,1200人,土地面积1.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0公顷。
??? 现村址在战国时期即有聚落。西部(今寒亭气象局院内)曾出土战国时期文物,村南曾出土汉代陶器、铜镜。今杨家埠于明代建村。洪武二年(1369年),杨氏先祖杨伯达,奉旨自四川梓潼县移民到;山东。初居于潍州崇道乡寒亭社浞河西岸下店村(后演称下边村,一度称中杨家埠,俗称老庄子),后因水患,复迁西埠另立新村。以方位、姓氏、地形命名为西杨家埠,习称杨家埠。
杨家埠村是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和潍坊风筝发祥地。
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于家大院为潍坊市寒亭区一片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古建筑群,是“老寒亭街”望族于姓家族的祖宅。它位于寒亭城区东侧浞河岸边寒亭街办寒亭二村,共有明清四合院20余套,占地5000多平方米。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笏园
;十笏园建于明代,原是明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清代陈兆鸾(清顺治年间任彰德知府)、郭熊飞(清道光年间任直隶布政吏)曾先后在此住过,后被潍县首富丁善宝以重金购得,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改建为私人花园。
“笏”为古时大臣上朝时拿着的狭长形手板,多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丁善宝在他的《十笏园记》中对十笏园的命名作了解释:“以其小而易就也,署其名曰十笏园,亦以其小而名之也。”“十笏”一词,来自唐人所著《法苑珠林》,在此书的《感通篇》中说,印度吠舍哩国有维摩居士故宅基,唐显庆中王玄策出使西域,过其地,以笏量宅基,只有十笏,故号方丈之室。后人即以“十笏”来形容小面积的建筑物。此园面积仅二千余平方米,确是小园,???善宝即取此意。
。;十笏园面积虽小,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紧凑而不拥挤,身临其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ppt
- 习作六 写一种文具.ppt
- 习作《美丽的池塘》.pptx
- 九年级音乐课件.ppt
- 习惯与人生班会课.ppt
- 习作:第五单元习作.ppt
- 习题初稿必修2第七章~必修3.doc
- 习题汇-3脉管系统.doc
- 乡愁朗诵PPt.ppt
- 习题课件:.济南的冬天.ppt
- 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甘孜州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