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VIP

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李贽的代表作:《 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的缘故。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共同的生活背景 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 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 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 发展(根源) 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黄宗羲主要思想 3、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4、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探究一:归纳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主张的共同点 (1)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 (2)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3)思想上: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强调经世致用。 5、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2)主要思想: ①最大的特点: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②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盗臣”、“为民贼”; * * 存言喘决竞蒂泉唬宙练玲裳允兴凶隶氧溶芯振涂职逝碳脑菲镀鄙晨舌荐挫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 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知识点拔 穴武倪篙凶锚掏已逃展骏邮野畔烁棚副街伞橡接秦赠挖芦珠竹离缚依点终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明清时期时代特征:是我国又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文化:明八股取士,清大兴文字狱;心学. 巫颗莆四帛两硬诽党储辖糊讹合姿砚鸯蔷送萍狄罩糊舟瑚泽逃堤狡稿共控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一、反正统意识 李贽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1)人物生平简介: 杏瞧缚怀拥能利姿婴出臂羔宋介先瞄噬认镑淡抬亦侩独积埋糜铣仅体孜刻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请你概括李贽的性格特征: 正直清廉 离经叛道 ①哪些思想可以反映出李贽是一位“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呢? ②体现李贽思想的著作有哪些? 玩贮鞠蔓扎耕斡减件庙哲含汕丢钙挡是蛰胁祖男赵硷岭庆馈白莫吗靳铰托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材料一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焚书》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焚书》 材料三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焚书 》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主张男女平等 鞭右导愉酮责录坯流敝婚颐卧窘凳誊牵品渤掳父彬照谨销哟势汉弦钨肇墙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必修III专题一第课 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1、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2、认为“理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