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东北“红色通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取东北“红色通道”

八九十年前   诸多革命先辈从东北越境莫斯科   沈阳为中转站之一   本报邀请文史专家为您解读“秘密交通线”内幕 一条硬闯 一条软攻 智取东北“红色通道” 满洲里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 位于沈阳总站路的“老北站”,曾经是红色交通线的一站      李大钊闯国境线     作为东北土著的满族人,只要一说满洲里、绥芬河,就立刻知道这两处是交通要道。前者满洲里的意思是满洲首站,后者绥芬满语直译为锥子(镇守边疆之意)。中国地图若以雄鸡来比喻,绥芬河处于鸡鼻子位置,满洲里处在鸡后脑位置,两者都与当时的苏联接壤。   八九十年前,这两个边疆城市可谓是当时的奇葩:大街上,长袍马褂、西装革履、民族服装可谓应有尽有。这里既能花奉票,还能用卢布,在绥芬河地区甚至能用地方粮票“哈代”(黑龙江地区代价券)。到这两个城市,仿佛穿越一般。   在这一幕幕大戏里,就有我党最早的班底——满洲里的宏昌茂杂货铺。据张大庸介绍,从最新的解密文件看,部分杂货铺是我党与苏联国家保安部(格波乌)的秘密联络站,可以进行秘密联络,越境去苏联。   这就是著名的北京/上海—沈阳(老北站)/大连—哈尔滨—满洲里/绥芬河—莫斯科的红色出境路线。   与现在不同,当年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出境是要拼命的。宏昌茂杂货铺迎来的首个主角是我党杰出领袖李大钊,他在满洲里上演了一出越境大戏。1924年5-6月间,李大钊准备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来到满洲里,主角首个任务是换装。李大钊走进宏昌茂杂货铺,找回十多年前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时的感觉:脱长袍马褂换西装。原因很简单,他被通缉,只能乔装。   主角装扮由此确认,配角另有8人,此外还有3辆马车,12匹马,每辆车4匹马来拉。   4匹马拉车可谓是当时豪华版的“奔驰”,并非因为李大钊的级别高,待遇好,而是情境所致。   满洲里作为重要的边境城市,做的是两国买卖,是个成年人就知道越境这事,设卡的东北军更不用说。李大钊被通缉,想要护照很难。托关系走后门,中间出点疏漏,我党中央领导人可能会更危险。   用4匹马的“奔驰”拉李大钊出境,原因就是跑得快。采用的方式就两个字:硬闯。   张旭东介绍,1924年夏季的一个凌晨,李大钊就是通过12匹马拉着的3辆车赶到国境线的。   “碉堡旁选定一条草原小路冲越国境,马车鞭响引来边防军,枪声起,三辆马车闯抵苏边境。”——《满洲省委建立始末》。   李大钊就这么闯过去了!是守军枪打得不准?还是故意“放水”?答案很快揭晓。   满洲里闯关     如果你到满洲里走一遭就会明白,当年我党为何选这个地方越境。满洲里地区是个不规则的长方形,与俄罗斯接壤的长度有54公里,90多年前,边境线完全拉起铁丝网贵得很。要是让每2米设一个人,手拉手守着更是不现实的。这里是草原,夏季蚊虫能把人咬成筛子,冬季能把人冻成冰棍(-40℃以下)。   更重要的是,满洲里处于大兴安岭的过渡带上,中间高,四周低,北部属于平原,想要冲出去并不难。这么个空旷地儿,守起来难度颇高,即便守军开枪了,命中率也未必高。   “弟兄们,跟我冲……”这句熟得不能再熟的影视剧台词,在八九十年前,是句实话。因为当时的枪射程近,打不着人。   日式三八式步枪(三八大盖)堪称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沈阳版有过(奉天兵工厂)、太原版也有过(太原兵工厂),日版的产量就有300多万支,国产版则是难以估算,东北边境守军基本都用它。三八大盖有效射击距离400米,也就是说,这枪打出500米后,想要伤人就累了点。所以,此枪被设计成1.28米长(可以当大刀使),不说理由你也懂。   难道没有打得远的枪?当然有,例如机关枪。奉天兵工厂曾仿制过日本的大正三年式重机枪,东北军称为十三式重机枪。有效射击距离在1000米以上,只是价格贵了点,在东北军中并未广泛应用。更何况,闯关时,通常就那么几分钟,还没等士兵把机关枪子弹推上,马车可能就过去了……就这么个关卡,不仅让当时的东北军郁闷,即便是后来的日军也是欲哭无泪。   鉴于此,我党高级干部在满洲里数次闯关。不过,这一遭要是在绥芬河使用,八成是要出事的,因为那里形势有点复杂。   绥芬河通关      打开绥芬河地图,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其特殊性:半椭圆形,边境线是一条规则的直线。且长度只有27公里(相当于满洲里的一半),这里的边境因此好管理。想硬闯过去,还是醒醒吧。尽管绥芬河把人看得紧,但对钱却是另外一种态度。   与传统“锥子户”不同,绥芬河不仅没有见谁扎谁,还与联邦——当时的苏联有着良好的贸易关系。   张旭东介绍,几十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