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金菊(菊科),学名(MikaniaMicrantha),英.docVIP

薇金菊(菊科),学名(MikaniaMicrantha),英.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薇金菊(菊科),学名(MikaniaMicrantha),英

植物殺手-薇甘菊的反思(一) 薇甘菊(菊科,假澤蘭屬),學名(Mikania micrantha Kunth),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莖細長,匍匐或攀援,多分枝,葉三角狀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頭狀花序,花期11-12月。現廣泛擴至南亞,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許多國家。 源自中南美洲之M. micrantha Kunth 於1950年以後,被引入南亞及東南亞為地被植物;幾十年來已由引種地區向外擴散,在南亞、東南亞、大陸廣東、大洋洲島嶼及澳洲北部等地區造成高度危害,如毛里求斯、印度、孟加拉、 斯里闌卡、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及菲律賓。亦廣泛出現在太平洋諸島嶼;巴布亞新幾內亞、澳洲昆士蘭北部亦有發現。 1984年薇甘菊在深圳開始發現之後,現已擴散至珠江三角洲以及粵東、西地方。在香港很多地區均可發現它存在。薇甘菊是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具趨光性特性,生長茂盛之處,生境均具有光照較強的特點,在光照較差的林內,生長會較差。它以其生長速度快而著稱,一天的生長速度可達20厘米,單一植物可在數月內覆蓋25平方米面積固有「一分鐘一英里Mile-a-minute weed」之稱。它繁殖能力特強,因其兼有性和無性兩種繁殖方式。其莖節和節間都能生根,每節的葉腋都可長出一對新枝,形成新植株。而它種子細而輕,每千粒種子重量不足1/10克(0.00892克),很容易借助外來因子傳播擴散。這些優勢使它具高生產力,生物量和表面覆蓋能力。當它攀上灌木和喬木後,就算枯了,整株覆蓋也使被附植物因光合作用受破壞缺營養而死,尤對密度小的次生林、風景林危害最為嚴重,這使生態系統遭到極大的破壞,故薇甘菊有「」這生態事件帶給我們和有關部門的反思是:於引進任何動植物前應對其生物、生態特性作詳細評估;避免隨便偷運牠們作寵物、野味或盆栽木材之用。以免對本土動植物、生態環境、漁農林業經濟及人類健康(變種細菌病毒感染)構成不可彌補的破壞。         撰寫: 余尚群 本文反饋:eco_tutor@.hk 參考文獻 蔣慕琰,徐玲明,陳永富(2002).入侵植物小花蔓澤蘭之確認,植物保護會會刊:44,61-65。.tw:8132/pdf/ppb44-1-6c.pdf 李振宇,解焱(2002).中國外來入侵種.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韓詩疇,李開煌,羅莉芬,劉文惠,陳巧賢,彭統序,李麗英(2002).菟絲子致死薇甘菊,昆蟲天敵:24(1),7-12。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