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有效性评价方案刍议(含摘要).doc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有效性评价方案刍议(含摘要).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有效性评价方案刍议(含摘要)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有效性评价方案刍议(含摘要) 刍议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评价 江苏省兴化楚水初级中学 王炳杰 【摘要】 有效的物理教学设计,应当以什么为评价指标?如何评价一堂物理课的设计是否是有效的?笔者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初步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评价方案。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有效性 评价 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由于工作关系,听了不少物理课。大多数课在教师的认真准备下,上得有声有色:课内师生交流频繁,而且一般都会设计很多学生活动,学生大多都表现踊跃。 可是,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对我校部分青年物理教师教后效果进行当堂测试(测试内容我们事先准备好,且测试内容绝没有超过课程标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学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效率相当差,甚至有些班达标率低于60% 。 你说,这样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吗?教学是否有效:真的跟师生间的频繁交流、设计更多的活动成正比? 其实未必!课后反思这种公开课,发现它们常常并不高效,有时甚至于是低效的。更有甚者,这样的课对有些同学而言是负效的! 何以见得:一、师生间的频繁交流内容往往为了“快捷”,问题显得肤浅、不深入,如“是不是”、“对不对”之类,学生容易陷入不深入思考,养成张口就答的坏习惯;二、过多的物理活动则容易使学生浅尝辄止,将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对活动结果的追求,而忽略对探究过程的注意。 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就是我们常常要遇到的问题。 二、问题的界定 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教学有无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应被认作无效教学。 所谓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评价课题,正是针对以上情况而展开的,它主要是指课题研究者根据教育教学相关法则,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对所涉的物理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期能更有效地为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服务。 江苏省督学、特级教师柳印生先生,在谈及如何评价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时,曾提出了“教后三思”的观点,即教者教学后需反思本堂课上:“学生的能力发展了没有?”、“学生的语言水平进步了没有?”、“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了没有?”这样三个问题。如回答是肯定的,则无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将这一观点延引到物理教学设计中来,似还可以加上如下反思:“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没有?”、“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